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gold(I) trhiosulfate | 38295-1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gold(I) trhiosulfate
英文别名
gold(I) sodium thiosulfate;sodium aurothiosulfate;Thiosulfuric acid (H2S2O3), gold(1+) sodium salt (1:1:1);sodium;dioxido-oxo-sulfanylidene-λ6-sulfane;gold(1+)
sodium gold(I) trhiosulfate化学式
CAS
38295-16-8
化学式
Au*3Na*2O3S2
mdl
——
分子量
490.196
InChiKey
PMXFJUYOBVSEGY-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sulfide 、 sodium gold(I) trhiosulfate 为溶剂, 生成 gold(I) 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金/硫代硫酸盐体系中形成的表面物质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摘要: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 光谱已被应用于鉴定在硫代硫酸盐介质中浸取金期间形成的物种。各种硫代硫酸盐溶解系统的铜和硫的表面覆盖率通过电化学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法测定。显示在发生浸出的潜在区域中缓慢形成硫化金单层。在更高的电位下,更多的硫被吸附,但不是形成多层,而是形成硫-硫键,硫原子不再与金共价键合。SERS 光谱显示除了硫化金和 S° 外,金表面还存在连多硫酸盐。在更长的暴露时间,硫代硫酸盐被氧化成元素硫和硫酸盐,这两种产物都可以通过正常拉曼光谱从浸出溶液中鉴定出来。在典型的硫代硫酸盐/氨/铜 (II) 浸出溶液中,除了硫之外,金表面还存在铜。在这些情况下,氨被共吸附。
    DOI:
    10.1149/1.2195889
  • 作为产物:
    描述:
    gold(I) bromide 在 sodium thiosulf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生成 sodium gold(I) trhiosulfate 、 sodium 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DE453618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Reversible Polymorphic Phase Change Which Affects the Luminescence and Aurophilic Interactions in the Gold(I) Cluster Complex, [μ<sub>3</sub>-S(AuCNC<sub>7</sub>H<sub>13</sub>)<sub>3</sub>](SbF<sub>6</sub>)
    作者:Emily M. Gussenhoven、James C. Fettinger、David M. Pham、Mark M. Malwitz、Alan L. Balch
    DOI:10.1021/ja052799q
    日期:2005.8.1
    structure shows that two cations self-associate to form a pseudo-octahedral array of six gold atoms connected by both intra- and interionic aurophilic interactions. On cooling, the clusters become less symmetric, and in one, the interionic Au...Au separations increase, while they decrease in the second cluster. The luminescence of crystalline [mu3-S(AuCNC7H13)3](SbF6) shows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mu3-S(AuCNC7H13)3](SbF6) 的晶体学检查表明,它在冷却时经历了从斜方晶到单斜晶的可逆相变。在 190 K 时,该结构显示两个阳离子自缔合形成由六个原子组成的假八面体阵列,这些原子通过离子内和离子间的亲相互作用连接。在冷却时,团簇变得不那么对称,并且在一个团簇中,离子间 Au...Au 分离增加,而在第二个团簇中它们减少。晶体 [mu3-S(AuCNC7H13)3](SbF6) 的发光显示出相应的发射变化,具有相似寿命的两次发射,但在 77 K 时具有不同的激发,但在 298 K 时只有一次发射。相比之下,[mu3 -S(AuCNC6H11)3](PF6),其结构与高温形式的[mu3-S(AuCNC7H13)3](SbF6)相似,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 MVol.B2, 7.6.1, page 936 - 952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Au: MVol.3, 9.1, page 702 - 711
    作者:
    DOI:——
    日期:——
  • Fordos, J.; Gelis, A., Annales de Chimie et de Physique, 1845, vol. 13, p. 394 - 404
    作者:Fordos, J.、Gelis, A.
    DOI:——
    日期:——
  • Fordos, J.; Gelis, A.,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845, vol. 56, p. 252 - 255
    作者:Fordos, J.、Gelis, 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