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铀酰氟化物可以通过水解生成氢氟酸,从而产生典型的毒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铀通过口服、吸入和皮肤途径被少量吸收。体内的铀通常以尿anyl离子(UO2)2+的形式存在,与阴离子如柠檬酸盐和碳酸氢盐或血浆蛋白结合。铀优先分布到骨骼、肝脏和肾脏。进入体内的铀大部分不被吸收,并通过尿液和粪便从体内排出。(L24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铀与血液中的碳酸氢盐或血浆蛋白结合,但一旦进入肾脏,它就会被释放并与肾小管壁上的磷酸盐配体和蛋白质形成复合物,造成损害。铀还可能抑制肾近端小管中的依赖钠传输和不依赖钠传输的ATP利用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铀通过损害肺泡上皮II型细胞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铀诱导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激活,进而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在肺部产生炎症反应。研究表明,铀盐越可溶,毒性越大。铀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DNA,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这可以启动和促进致癌作用,并干扰繁殖和发育。(L249, A160)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A1; 确认的人类致癌物。/铀(天然),可溶性和不溶性化合物,以U形式/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铀:第1组,对人类有致癌性(L135)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铀主要损害肾脏,但也可能损害肺部、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铀的放射性被认为会损害DNA,导致致癌效应以及生殖和发育损害。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口服(L249);吸入(L249);皮肤给药(L24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铀六氟化物/铀酰氟吸入研究在纯种雌性比格犬中进行,以探讨暴露、全身、肺和肾脏铀水平与排泄率、肾损伤、分布与滞留以及耐受性之间的关系。在铀(6+)化学毒性的背景下研究了这些问题,对235-铀酰氟在氢氟酸存在和不存在的情况下的短暂暴露进行了研究(235-铀六氟化物的分解产物)。应用了伽马铀-235和阿尔法铀-234计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铀酰氟在肺部的滞留时间短于三氧化铀或铀酰硝酸盐,超过80%的铀酰氟在半衰期小于20分钟内转移,且(6+)的尿排泄紧密遵循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的排泄方程。/铀氟化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可溶性铀化合物,包括六氟化铀、尿酰硝酸盐、尿酰氯化物、尿酰氟化物以及尿醇醋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可以从肺部传输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可溶性铀酰盐在小剂量时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吸收率约为10%;... 从肌肉注射部位和腹膜腔吸收铀盐的效果较差。... 可溶性铀酰盐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吸入后,铀盐从肺部组织进入血液的吸收取决于...其溶解性和粒子大小。/可溶性铀酰盐/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急性人体暴露情况下,肾脏中的铀沉积物以2到6天的半衰期被消除。到达肺泡的可溶性铀盐几乎被完全吸收,然后迅速清除到尿液中、肾脏和骨骼中,30天内肺部不会有残留。到达肺泡的不溶性化合物,如UO2或UO3,倾向于留在肺组织或肺门淋巴结中,但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分别为1天(25%)、10天(15%)和155天(60%)被清除。 /铀化合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