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4-Chlorbenzyl)-1-piperazinyl>-4,6-dichlor-1,3,5-triazin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4-Chlorbenzyl)-1-piperazinyl>-4,6-dichlor-1,3,5-triazin
英文别名
2-[4-(4-Chlorbenzyl)-1-piperazinyl]-4,6-dichlor-1,3,5-triazin;2,4-dichloro-6-[4-[(4-chlorophenyl)methyl]piperazin-1-yl]-1,3,5-triazine
2-<4-(4-Chlorbenzyl)-1-piperazinyl>-4,6-dichlor-1,3,5-triazin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4Cl3N5
mdl
——
分子量
358.658
InChiKey
AMJVLMQBXCFUO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5
  • 重原子数:
    22.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45.1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聚氯氰1-(4-氯苄基)哌嗪碳酸氢钠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46%的产率得到2-<4-(4-Chlorbenzyl)-1-piperazinyl>-4,6-dichlor-1,3,5-triazin
    参考文献:
    名称:
    抗真菌剂,Mitt. Chlor-(1-哌嗪基)-1,3,5-三嗪
    摘要:
    氰尿酰氯 (1) 与哌嗪衍生物 2a – c 在 –20 至 10° 反应生成二氯-(1-哌嗪基)-1,3,5-三嗪 3a – c。在 40° 的升高反应温度下,1 和哌嗪衍生物 4a-b 形成 2-氯-4,6-双(哌嗪基)-1,3,5-三嗪 5a-b。1 与 2 种不同的环状仲胺(6 和 8)的连续反应产生混合取代的氯-1,3,5-三嗪 9。结构类型 3、5 和 9 在 1H NMR 光谱中显示了两个信号基团,范围为 2.4–4.0 ppm,这是哌嗪环的特征。新开发的化合物包括具有很强抗真菌作用的代表,如二氯(1-哌嗪基)-1,3,5-三嗪衍生物3c,对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有效。
    DOI:
    10.1002/ardp.198832112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REUTZBERGER, ALFRED;KOCHANOWSKI, RUTH, ARCH. PHARM., 321,(1988) N2, C. 837-840
    作者:KREUTZBERGER, ALFRED、KOCHANOWSKI, RUTH
    DOI:——
    日期:——
  • Antimykotische Wirkstoffe, Mitt. Chlor-(1-piperazinyl)-1,3,5-triazine
    作者:Alfred Kreutzberger、Ruth Kochanowski
    DOI:10.1002/ardp.19883211202
    日期:——
    der Umsetzung von Cyanurchlorid (1) mit den Piperazinderivaten 2a–c bei –20 bis 10° gehen die Dichlor‐(1‐piperazinyl)‐1,3,5‐triazine 3a–c hervor. Bei der erhöhten Reaktionstemperatur von 40° erfolgt aus 1 und den Piperazinderivaten 4a–b Bildung der 2‐Chlor‐4,6‐bis(piperazinyl)‐1,3,5‐triazine 5a–b. Zu gemischt substituierten Chlor‐1,3,5‐triazinen 9 führt die nacheinander erfolgende Umsetzung von 1 mit
    氰尿酰氯 (1) 与哌嗪衍生物 2a – c 在 –20 至 10° 反应生成二氯-(1-哌嗪基)-1,3,5-三嗪 3a – c。在 40° 的升高反应温度下,1 和哌嗪衍生物 4a-b 形成 2-氯-4,6-双(哌嗪基)-1,3,5-三嗪 5a-b。1 与 2 种不同的环状仲胺(6 和 8)的连续反应产生混合取代的氯-1,3,5-三嗪 9。结构类型 3、5 和 9 在 1H NMR 光谱中显示了两个信号基团,范围为 2.4–4.0 ppm,这是哌嗪环的特征。新开发的化合物包括具有很强抗真菌作用的代表,如二氯(1-哌嗪基)-1,3,5-三嗪衍生物3c,对须癣毛癣菌、红色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