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dimethylamido)tin(II)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dimethylamido)tin(II)
英文别名
Dimethylazanide;tin(2+)
bis(dimethylamido)tin(II)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4H12N2Sn
mdl
——
分子量
206.863
InChiKey
KFARNZBDAUIME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6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高氟叔丁醇bis(dimethylamido)tin(II)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锡(II)的全氟化叔丁醇盐:二聚体醇盐及其单体胺络合物
    摘要:
    令人惊讶的是,对氟化锡(II)醇盐的了解很少。在此,报告了Sn(O R F)2 [O R F = OC(CF 3)3 ]的合成和表征以及其与菲咯啉和dppe的加合物的晶体结构。另外,它的配合物[Sn(O R F)3 ] –以锂或钠为阳离子和乙腈加合物合成。研究了醇盐和锡酸锂(II)的热解行为以及Li [Sn(O R F)3 ]的首次电化学测量。
    DOI:
    10.1002/zaac.2018003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Imino Stannylene SnNH Incorporated in a Molecular Tin-Nitrogen Cage and other Tin(II)-Nitrogen Derivatives
    作者:Michael Veith、Michael Opsölder、Volker Huch
    DOI:10.1002/zaac.201800374
    日期:2018.11.30
    form. The central structure of this molecule, which has almost C2v symmetry, has a trigonal bipyramid Sn2N3 unit with the nitrogen atoms occupying the equatorial plane. Each nitrogen atom has a tert‐butyl ligand and two of the N atom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the dimethylsilyl group. There is one nitrogen atom in an almost planar environment (only bonding to tert‐butyl and two tin atoms) with a remarkable
    基亚基HNSn已成功掺入组成为(Me 2 R Si–NSn)3(HNSn)的分子笼中,基团R为甲基(1)或乙烯基(2)取代基。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2由扭曲的Sn 4 N 4立方体组成。Sn–N(H)键长[2.189(2)Å]在Sn 4 N 4杂种古巴的范围内。当储存在甲苯溶液中时,簇1和簇2缓慢分解成对称的古巴(Me 2 R Si–NSn)4 [R= Me(3),CHCH 2(4)]和组成为HNSn的无定形且不溶的粉末。分解遵循一阶速率定律,该定律建立于2,在20°C下的半衰期为t 1/2 = 320 d。因此,化合物1和2可以看作是三个实体Me 2 R Si–NSn}与一个实体HNSn}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还分离出了结晶形式的类似twist烷的Me 2 Si(NtBu)2 Sn 2 NtBu(5)。该分子的中心结构几乎具有C 2v对称,具有一个三角双锥Sn 2 N 3单元,其
  • TZSCHACH, A.;SCHEER, M.;JURKSCHAT, K., Z. ANORG. UND ALLG. CHEM., 1984, 515, N 8, 147-150
    作者:TZSCHACH, A.、SCHEER, M.、JURKSCHAT, 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