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铀酸钡 | 10380-31-1

中文名称
铀酸钡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arium uranium oxide
英文别名
barium(2+);oxygen(2-);uranium
铀酸钡化学式
CAS
10380-31-1
化学式
BaO7U2-12
mdl
——
分子量
725.38
InChiKey
KBLHATOSJRXIO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不溶于水;溶于酸溶液
  • 稳定性/保质期:

    BaU₂O₇ 是一种芥黄色微晶粉末,呈体心四方形晶胞,其晶格参数为 a=7.128±0.005 Å(1 Å = 0.1 nm),c=11.95±0.01 Å。通过比重瓶测量法测得其密度约为 7.2±0.2 g/cm³,这与计算值 7.93 g/cm³ (z=4) 存在一定差异,而在其他酸盐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小差异。

    BaU₂O₇ 在加热时表现出明显的失氧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其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橙色再至棕色,在 1100~1200℃ 范围内会迅速分解为 Ba₂U₃O₁₁ 和 U₃O₈ 两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制备方法与用途

合成制备方法 方法1

将符合化学计量比的BaUO₄和U₃O₈固态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900℃,得到相当纯的BaU₂O₇。然而,X射线衍射数据估计其中还含有约5%的其他物质,它们可能是BaUO₄或U₃O₈。这可能是因为固相反应难以完全进行,而这些相的具体组成尚不明确。

方法2

通过灼烧Ba(UO₂)(OCOCH₃)₆·2H₂O来制备BaU₂O₇。 首先,在6mol/L的醋酸介质中结晶可获得Ba(UO₂)(OCOCH₃)₆·2H₂O。将此化合物在900℃下缓慢加热,可以生成几乎不含Ba₂U₃O₁₁和U₃O₈的良好BaU₂O₇样品。由于离子和离子在Ba(UO₂)(OCOCH₃)₆·2H₂O中是以原子级别分散开的,固-固反应的扩散问题得到了显著减少。

在制备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控制升温速度和加热温度。例如,在500~700℃之间灼烧此化合物可得到橙色BaU₂O₇产品。此时的质量损失为32.02%,与分解为BaU₂O₇时的理论损失量(32.05%)基本一致。然而,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该产品实际上是Ba₂U₃O₁₁和未知相的混合物。当温度升高至800℃时,BaU₂O₇开始与这两个相共存。在900~1000℃快速加热此化合物时,则会生成一种黑色物质,这种黑色混合物由Ba₂U₃O₁₁、U₃O₈以及少量的BaU₂O₇组成。

因此,在800℃灼烧时存在的未知橙色相很可能是UO₃。然而,该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花样表明它不像是α-UO₃、γ-UO₃或δ-UO₃,其红外光谱也不与任何形式的UO₃一致。此外,它的稳定性在800℃以下所有已知分解的UO₃刚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