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4-chlorophenyl)piperazin-1-ylmethyl]-3-hydroxy-6-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 1225273-1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4-chlorophenyl)piperazin-1-ylmethyl]-3-hydroxy-6-hydroxymethyl-4H-pyran-4-one
英文别名
2-((4-(4-chlorophenyl)piperazin-1-yl)methyl)-3-hydroxy-6-(hydroxymethyl)-4H-pyran-4-one;2-[[4-(4-chlorophenyl)piperazin-1-yl]methyl]-3-hydroxy-6-(hydroxymethyl)pyran-4-one
2-[4-(4-chlorophenyl)piperazin-1-ylmethyl]-3-hydroxy-6-hydroxymethyl-4H-pyran-4-one化学式
CAS
1225273-13-1
化学式
C17H19ClN2O4
mdl
——
分子量
350.802
InChiKey
PCUDTXMYUABER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72-173 °C
  • 沸点:
    591.5±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1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73.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一些作为抗皮肤真菌剂的新型羟基吡喃酮衍生物的合成和分子模型
    摘要:
    皮肤癣菌是病原真菌,包括称为皮肤癣菌的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虽然它们会感染皮肤、指甲和头发等角质化组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发生侵袭性严重感染。然而,目前的抗真菌药物显示出相当大的缺点,例如毒性和多重耐药性,对新的抗皮肤癣菌药物的研究具有吸引力和方向性。在此,报告了一系列受天然代谢产物曲酸启发的带有羟基吡喃酮的化合物。它们对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变种的化合物的抗皮肤癣菌作用。erinaceid和絮状表皮癣菌进行了评估。还研究了化合物对健康 (MRC-5) 和致癌 (He-La)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并将它们的细胞致病作用表示为最大无毒浓度。根据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0和22是最有希望的抗皮肤癣菌剂(MIC:2 μg/ml),其效果与灰黄霉素(MIC:0.5-1 μg/ml)和特比萘芬(MIC:0.125)相当–0.5 μg/ml)是治疗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真菌病最广泛使用的药剂。最活跃的化
    DOI:
    10.1002/jhet.452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ytemir, Mutlu Dilsiz; Septioglu, Ebubekir; Calis, Uensal, Arzneimittel-Forschung/Drug Research, 2010, vol. 60, # 1, p. 22 - 29
    作者:Aytemir, Mutlu Dilsiz、Septioglu, Ebubekir、Calis, Uensal
    DOI:——
    日期:——
  • Synthesis and molecular modeling of some novel hydroxypyrone derivatives as antidermatophytic agents
    作者:Gülşah Karakaya、Aslı Türe、Aysun Özdemir、Berrin Özçelik、Mutlu Aytemir
    DOI:10.1002/jhet.4520
    日期:2022.10
    exhibiting comparable effect with that of griseofulvin (MIC: 0.5–1 μg/ml) and terbinafine (MIC: 0.125–0.5 μg/ml) which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agents for treating mycoses caused by dermatophytes. Molecular docking analysis of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s, compound 10 and compound 22, with homology model of β-tubulin protein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binding conformation of the compounds
    皮肤癣菌是病原真菌,包括称为皮肤癣菌的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虽然它们会感染皮肤、指甲和头发等角质化组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发生侵袭性严重感染。然而,目前的抗真菌药物显示出相当大的缺点,例如毒性和多重耐药性,对新的抗皮肤癣菌药物的研究具有吸引力和方向性。在此,报告了一系列受天然代谢产物曲酸启发的带有羟基吡喃酮的化合物。它们对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变种的化合物的抗皮肤癣菌作用。erinaceid和絮状表皮癣菌进行了评估。还研究了化合物对健康 (MRC-5) 和致癌 (He-La) 细胞系的细胞毒性,并将它们的细胞致病作用表示为最大无毒浓度。根据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10和22是最有希望的抗皮肤癣菌剂(MIC:2 μg/ml),其效果与灰黄霉素(MIC:0.5-1 μg/ml)和特比萘芬(MIC:0.125)相当–0.5 μg/ml)是治疗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真菌病最广泛使用的药剂。最活跃的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