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4H2N(CH2NMe2)-2,5]InCl2 | 581079-4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4H2N(CH2NMe2)-2,5]InCl2
英文别名
1-[1-dichloroindiganyl-5-[(dimethylamino)methyl]pyrrol-2-yl]-N,N-dimethylmethanamine
[C4H2N(CH2NMe2)-2,5]InCl2化学式
CAS
581079-40-5
化学式
C10H18Cl2InN3
mdl
——
分子量
365.999
InChiKey
AQMJLWLBMJFIQV-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4H2N(CH2NMe2)-2,5]InCl2甲基锂乙醚 为溶剂, 以61%的产率得到[C4H2N(CH2NMe2)-2,5]InMe2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取代吡咯配体稳定的五配位镓和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已合成并表征了由三齿取代吡咯配体稳定的五配位镓和铟配合物。MCl3与1当量的反应。Li[NC4H2(CH2NMe2)2-2,5] 在乙醚中以高产率得到 [{NC4H2(CH2NMe2)2-2,5}MCl2] [M = Ga (1), In (2)]。1与2当量的反应。在-78 °C 下将 MeLi 溶于二乙醚中,然后加热回流 30 分钟,得到烷基化产物 [{NC4H2(CH2NMe2)2-2,5}GaMe2] (3)。同样,2与2当量的反应。MeLi 或 nBuLi 分别提供二烷基化配合物 4 和 5。配合物 2 是一种强路易斯酸,它很容易吸收 H2O,形成 [{[C4H2N(CH2NMe2)2-2,5]InCl2}2(μ-OH2)] (6)。配合物 3、4 和 6 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ic.200390187
  • 作为产物:
    描述:
    Li(α,α'-bis((dimethylamino)methyl)pyrrolyl) 、 氯化铟乙醚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C4H2N(CH2NMe2)-2,5]InCl2
    参考文献:
    名称:
    三齿取代吡咯配体稳定的五配位镓和铟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摘要:
    已合成并表征了由三齿取代吡咯配体稳定的五配位镓和铟配合物。MCl3与1当量的反应。Li[NC4H2(CH2NMe2)2-2,5] 在乙醚中以高产率得到 [{NC4H2(CH2NMe2)2-2,5}MCl2] [M = Ga (1), In (2)]。1与2当量的反应。在-78 °C 下将 MeLi 溶于二乙醚中,然后加热回流 30 分钟,得到烷基化产物 [{NC4H2(CH2NMe2)2-2,5}GaMe2] (3)。同样,2与2当量的反应。MeLi 或 nBuLi 分别提供二烷基化配合物 4 和 5。配合物 2 是一种强路易斯酸,它很容易吸收 H2O,形成 [{[C4H2N(CH2NMe2)2-2,5]InCl2}2(μ-OH2)] (6)。配合物 3、4 和 6 已通过 X 射线晶体学表征。(©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DOI:
    10.1002/ejic.2003901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野百合碱 N-氧化物 野百合碱 螺[环氧乙烷-2,1'-吡咯里嗪] 脱氢野百合碱 矮陀陀酰胺碱 盐酸西那西林 灰毛束草碱 毛束草碱N-氧化物 毛束草碱 暗黄猪屎豆碱 去氢毛果天芥菜碱 去氢天芥菜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裂碱 去氢倒千里光碱 克拉沙霉素B 克拉沙霉素A N-甲基-N-[(2R,3R,3aS,4S,6alphaS)-2,3,3a,6alpha-四氢-2,4-甲桥-4H-呋喃并[3,2-b]吡咯-3-基]-乙酰胺 N-(3-羟基-2,4-二甲基苯基)乙酰胺 8-氧杂-5-氮杂三环[5.1.1.01,5]壬-2,6-二烯 8-氧杂-2-氮杂三环[5.2.1.02,6]癸-1(9),3,5-三烯 7-羟基-6,7-二氢-5H-吡咯里嗪-1-甲醛 7-(羟基甲基)-3H-吡咯里嗪-3-酮 7-(甲氧基羰基)-6,7-二氢-5H-吡咯啉-1-羧酸 5H-吡咯并[2,1-a]异吲哚,5a,6,7,8-四氢- 3H-吡咯里嗪-3,5(2H)-二硫酮 3-甲酰基-5,6,7,8-四氢中氮茚-2-羧酸 3-氨基-N-[2,5-二氢-5-羰基-1-(2,4,5-三氯苯基)-1H-吡唑-4-基]苯酰胺 3-氧代吡咯里嗪-2-羧酸乙酯 3-氧代-3H-吡咯里嗪-2-甲酰氯 3-氧代-2,3-二氢-1H-吡咯里嗪-5-羧酸 3-氧代-2,3,5,7a-四氢-1H-吡咯里嗪-7-甲醛 3-氧-3氢-吡咯嗪-2-甲酸 3-(2,6-二乙酰基-3,7-二甲基-5H-吡咯里嗪-1-基)丙酸 2H,3H-氧杂环丁烷并[2,3-a]吡咯里嗪 2-(6-乙基-2,3-二氢-1H-吡咯里嗪-1-基)苯胺 2,5-二(叔-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2,3-二氢-7-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7-(羟基甲基)-1H-吡咯里嗪-1-酮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羧酸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醇 2,3-二氢-1H-吡咯里嗪-7-甲腈 2,3-二氢-1H-吡咯里嗪-1-胺 2,3-二氢-1H-吡咯里嗪-1-甲腈 2,3-二氢-1H-吡咯嗪-5-甲醛 2,3-二氢-1H-吡呤-1,7-二羧酸 2,3-二氢-(6ci,7ci,8ci,9ci)-1H-吡咯里嗪-1-酮 2,3,5,7a-四氢-1H-吡咯烷 2,2-二氯-1-(3H-吡咯里嗪-5-基)乙酮 1H-吡咯里嗪-2(3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