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ocardiopsin B | 1225203-4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ocardiopsin B
英文别名
(7S,14E,20Z)-4-(1,3-dihydroxypentyl)-2,4,18,20-tetramethyl-5,27-dioxa-12-azatricyclo[22.2.1.07,12]heptacosa-14,20-diene-6,13,19-trione
nocardiopsin B化学式
CAS
1225203-43-9
化学式
C33H53NO7
mdl
——
分子量
575.786
InChiKey
RZDPHKIJDVDPKG-NNBRUCG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4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11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ocardiopsin B2,2-二甲氧基丙烷4-甲基苯磺酸吡啶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6%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Nocardiopsins:来自澳大利亚海洋衍生的放线菌Nocardiopsis sp。的新型FKBP12结合大环内酯聚酮化合物。
    摘要:
    源自海洋的放线菌,Nocardiopsis sp.。(CMB-M0232)是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海岸附近55 m深度收集的沉积物样品中获得的,产生了两种新的大环内酯聚酮化合物。通过详细的光谱分析,降解和化学衍生化,确定了诺卡视菌素A和B的结构。马菲(Marfey)的分析显示,归入诺卡普丁菌素中的L-哌酸的意外酸介导的部分消旋作用。外消旋的范围是根据天然和合成氮的选择进行评估的酰基胡椒酸。虽然诺卡视蛋白酶不是抗菌,抗真菌或细胞毒性的,但它们确实表现出与免疫亲和素FKBP12的低微摩尔结合,这与它们与免疫抑制剂FK506和雷帕霉素的结构和生物合成关系一致。诺卡视视蛋白代表了进入生物活性化学空间的宝贵,排他性和隐蔽性区域的新切入点,该区域围绕FK506 /雷帕霉素药效团。
    DOI:
    10.1002/chem.2009029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马杜霉素II 雷帕霉素 长川霉素 达福普丁甲磺酸 西罗莫司脂化物 西罗莫司异构体C 蛎灰菌素A 柠檬提取物 子囊霉素 威里霉素 唑他莫司 吡美莫司 双氢他克莫司 去甲氧基雷帕霉素 去甲基他克莫司 化合物 T32504 化合物 T25424 依维莫司EP杂质E 依维莫司 他克莫司杂质5 他克莫司开环杂质 他克莫司31-DMT 他克莫司 乌米里莫斯 FK-506一水合物 8-表他克莫司 8,9,14,15,24,25,26,26alpha-八氢-14-羟基-4,12-二甲基-3-(1-甲基乙基)-(3R,4R,5E,10E,12E,14S,26alphaR)-3H-21,18-次氮基-1H,22H-吡咯并[2,1-c][1,8,4,19]二氧杂二氮杂二十四环-1,7,16,22(4H,17H)-四酮 7-去甲氧基-7-乙氧基-42-O-(2-羟基乙基)雷帕霉素 42-O-[2-[[羟基[2-(三甲基铵)乙氧基]亚膦酰基]氧基]乙基]雷帕霉素内盐 42-(二甲基亚膦酰)雷帕霉素 42-(2-四唑基)雷帕霉素 40-O-[2-(叔丁基二甲硅基)氧代]乙基雷帕霉素 37-去亚甲基24,33-二-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37-氧代-FK-506 31-O-去甲基-Fk506 28-O-甲基-雷帕霉素 24,33-二-O-(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37,38-去氢-37,38-二羟基-FK-506 24,32-双-O-(tert-butyldimethylsilyl)-他克莫司 22-羟基-33-叔-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异-FK-506 2-甲氧基-5-硝基嘧啶-4-胺 2-异丙基-2-甲基噁丙环 2,6-二(1-甲基丙基)-p-甲苯酚 19-表FK-506 15-O-去甲基长川霉素 13-O-去甲基子囊霉素 13,15-O-二去甲基长川霉素 (E/Z)-FK-50626,28-烯丙酸酯 (9Z)-8-乙基-5,15,19-三羟基-3-[(E)-2-(4-羟基-3-甲氧基环己基)-1-甲基乙烯基]-14-甲氧基-4,10,12,18-四甲基-5,6,8,11,12,13,14,15,16,17,18,19,24,25,26,26a-十六氢-3H-16,19-环氧吡啶并[2,1-c][1,4]噁吖环二十三英-1,7,20,21(4H,23H)-t (4R,7R,8R,9Z,14E,16E,18S)-18-羟基-7-异丙基-4,8,16-三甲基-6,23-二氧杂-3,12,25-三氮杂双环[20.2.1]二十五-1(24),9,14,16,22(25)-五烯-2,5,11,20-四酮 (2S,5S,6R,10R,11S)-10-庚基-6-羟基-4,11-二甲基-5-(苯基甲基)-2-丙-2-基-1,9-二氧杂-4-氮杂环十二烷-3,8,12-三酮 (1R,2R,4S)-4-{(2R)-2-[(1R,9S,12S,15R,16E,18R,19R,21R,23S,24E,26E,28E,30S,32S,35R)-1,18-二羟基-19,30-二甲氧基-15,17,21,23,29,35-六甲基-2,3,10,14,20-五氧代-11,36-二氧杂-4-氮杂三环[30.3.1.04,9]三十六碳-16,24,26,28-四烯-12-基]丙基}-2-甲氧基环己基2,2,5-三甲基-1,3-二恶烷-5-羧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