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i(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H2O)2(1+) | 781653-6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i(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H2O)2(1+)
英文别名
——
Ni(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H2O)2(1+)化学式
CAS
781653-60-9
化学式
C9H17N5NiO4
mdl
——
分子量
317.955
InChiKey
JQDAIAHVQBYQJA-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H2O)2(1+) 在 NaClO4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Ni(II)(oxamylglycylhistamine(-2H))
    参考文献:
    名称:
    Ni(III)-肽复合物与组氨酸和组胺作为第三个残基的分解动力学。
    摘要:
    Gly(2)HisGly和Gly(2)Ha的Ni(III)配合物的分解动力学研究是从p [H(+)] 3.5到10,其中His是l-组氨酸,Ha是组胺。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至少两个Ni(III)络合物在氧化单个肽配体的同时被还原为Ni(II)。Ni(III)的流失速率在低pH值下为一阶,在pH 7.0到8.5之间为混合阶,而在较高pH下为二阶。从一阶动力学到二阶动力学的转变归因于氧代桥连的Ni(III)肽二聚体的形成。Ni(III)配合物的衰变速率是一般碱辅助的,对于Ni(III)Gly(2)HisGly和Ni(III)Gly(2)Ha的布朗斯泰德β值分别为0.62和0.59。Gly(2)HisGly和Gly(2)Ha与Ni(II)的配位通过UV-vis和CD光谱法检查。方形平面Ni(II)(H(-2)Gly(2)HisGly)(-)和Ni(II)(H(-2)Gly(2)Ha)络合物在高
    DOI:
    10.1021/ic049338a
  • 作为产物:
    描述:
    、 N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 以 为溶剂, 生成 Ni(III)(glycylglycylhistamine(-2H))(H2O)2(1+)
    参考文献:
    名称:
    Ni(III)-肽复合物与组氨酸和组胺作为第三个残基的分解动力学。
    摘要:
    Gly(2)HisGly和Gly(2)Ha的Ni(III)配合物的分解动力学研究是从p [H(+)] 3.5到10,其中His是l-组氨酸,Ha是组胺。在这些氧化还原反应中,至少两个Ni(III)络合物在氧化单个肽配体的同时被还原为Ni(II)。Ni(III)的流失速率在低pH值下为一阶,在pH 7.0到8.5之间为混合阶,而在较高pH下为二阶。从一阶动力学到二阶动力学的转变归因于氧代桥连的Ni(III)肽二聚体的形成。Ni(III)配合物的衰变速率是一般碱辅助的,对于Ni(III)Gly(2)HisGly和Ni(III)Gly(2)Ha的布朗斯泰德β值分别为0.62和0.59。Gly(2)HisGly和Gly(2)Ha与Ni(II)的配位通过UV-vis和CD光谱法检查。方形平面Ni(II)(H(-2)Gly(2)HisGly)(-)和Ni(II)(H(-2)Gly(2)Ha)络合物在高
    DOI:
    10.1021/ic04933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苯甲醇,2-甲基-a-[1-(甲基氨基)环戊基]- 甲基5-氧亚基-4,5-二氢吡唑并[1,5-A]嘧啶-2-甲酸基酯 溴-6-甲基[1,2,4]噻唑并[1,5-a]吡啶 乙基[1,2,4]三唑并[1,5-a]吡啶-2-羧酸酯 三(二甲基氨基)(3H-1,2,3-三唑[4,5-b]吡啶-3-基氧代)膦六氟磷酸盐 [1,2,4]噻唑并[4,3-a]吡啶-7-胺 [1,2,4]噻唑并[4,3-a]吡啶-3-羧酸 [1,2,4]噻唑并[1,5-a]吡啶-8-胺 [1,2,4]噻唑并[1,5-a]吡啶-6-羧酸甲酯 [1,2,4]噻唑并[1,5-a]吡啶-6-羧酸 [1,2,4]噻唑并[1,5-a]吡啶-6-甲腈 [1,2,4]噻唑并[1,5-a]吡啶-6-甲胺 [1,2,4]噻唑并[1,5-a]吡啶-5-羧醛 [1,2,4]噻唑并[1,5-a]吡啶-5-羧酸甲酯 [1,2,4]噻唑并[1,5-a]吡啶-2-羧醛 [1,2,4]三氮唑[1,5-A]吡啶-6-甲醛 [1,2,4]三唑并[4,5-a]吡啶-3-磺酰胺 [1,2,4]三唑并[4,3-a]吡啶-5-羧酸 [1,2,4]三唑并[4,3-a]吡啶-5-硫醇 [1,2,4]三唑并[4,3-A]吡啶-8-胺 [1,2,4]三唑并[4,3-A]吡啶-8-羧酸 [1,2,4]三唑并[4,3-A]吡啶-7-胺 [1,2,4]三唑并[4,3-A]吡啶-7-羧酸 [1,2,4]三唑并[1,5-a]吡啶-7-羧酸 [1,2,4]三唑并[1,5-a]吡啶-6-胺 [1,2,4]三唑并[1,5-a]吡啶-5-羧酸 [1,2,4]三唑并[1,5-a]吡啶 [1,2,4]三唑并[1,5-A]吡啶-7-羧酸甲酯 [1,2,4]三唑并[1,5-A]吡啶-7-硼酸 [1,2,4]三唑[4,3-A]嘧啶-6-羧酸 [1,2,4]三唑[4,3-A]吡啶-3-硫醇 [1,2,4]三唑[1,5-a]吡啶-2-甲酸 [1,2,3]三唑并[1,5-a]吡啶-7-甲醛 [1,2,3]三唑并[1,5-a]吡啶-7-甲酰胺 [1,2,3]三唑并[1,5-a]吡啶-3-甲酰胺 [1,2,3]三唑并[1,5-a]吡啶-3-甲酰氯 N-羟基-7-氮杂苯并三氮唑 N-[5-[(1-甲基乙基)氨基]-7-(三氟甲基)[1,2,4]三唑并[1,5-a]吡啶-2-基]-3-吡啶甲酰胺 N-[5-(环丙基氨基)-7-(三氟甲基)[1,2,4]三唑并[1,5-a]吡啶-2-基]-3-吡啶甲酰胺 N,N-二乙基-7-硝基-1H-1,2,3-三唑并[4,5-c]吡啶-1-乙胺 GLPG-0634 中间体 ALK4/ALK5抑制剂 9-环戊基-7-乙基-3-(2-噻吩基)-6,9-二氢-5H-吡唑并[3,4-c][1,2,4]三唑并[4,3-A]吡啶 8-硝基[1,2,4]三唑并[4,3-a]吡啶 8-硝基[1,2,4]三唑并[1,5-a]吡啶 8-甲氧基-[1,2,4]噻唑并[1,5-a]吡啶-2-胺 8-甲氧基-5-碘-[1,2,4]噻唑并[1,5-a]吡啶-2-胺 8-甲基-[1,2,4]三唑并[1,5-A]吡啶 8-甲基-1,2,4噻唑并1,5-a吡啶-2-胺 8-溴2-甲基-[1,2,4]噻唑并[1,5-a]吡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