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 | 137240-10-9

中文名称
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5-dichlorothieno[2,3-d]pyrimidine
英文别名
——
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化学式
CAS
137240-10-9
化学式
C6H2Cl2N2S
mdl
——
分子量
205.067
InChiKey
DGELLYDZWYBY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22.7±37.0 °C(Predicted)
  • 密度:
    1.66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280,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2,H335
  • 储存条件:
    储存条件:2-8°C,避免光照,并保存在惰性气体中。

SDS

SDS:1a5bc39472d2967685c90836f5a2fb86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EN] INHIBITORS OF JUN N-TERMINAL KINASE
    [FR] INHIBITEURS DE L'ENZYME JUN N-TERMINAL KINASE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具有以下结构的c-Jun N-末端激酶(JNK)抑制剂(I)的结构,或其盐或溶剂化物,其中环A,Ca,Cb,Z,R5,W和Cy在此处定义。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本公开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制备和使用本公开化合物和组合物的方法,例如在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公开号:
    WO2010091310A1
  • 作为产物:
    描述:
    2-amino-3-cyano-4-oxo-4,5-dihydrothiopheneN,N-二甲基甲酰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86.9%的产率得到4,5-二氯噻吩并[2,3-d]嘧啶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嘧啶的取代唑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啶的取代唑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I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杀虫杀螨活性,对黄瓜霜霉病、玉米锈病、黄瓜炭疽病等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黄瓜霜霉病和玉米锈病防效更好。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对桃蚜和朱砂叶螨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杀虫活性。可用于制备杀菌、杀虫杀螨剂。
    公开号:
    CN10777829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ieno-pyrimidine compounds having fungicidal activity
    申请人:Brewster Kirkland William
    公开号:US20070093498A1
    公开(公告)日:2007-04-26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ieno[2,3-d]-pyrimidine compounds having fungicidal activity.
    本发明涉及具有杀真菌活性的噻吩[2,3-d]-嘧啶化合物。
  • 取代芳基吡啶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5348298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本发明公开了取代芳基吡啶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通式I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中具有广谱的杀菌和杀虫活性,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和水稻稻瘟病等多种病菌都有很好的防效。特别地,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和水稻稻瘟病在较低剂量下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可用于防治小菜蛾和朱砂叶螨等。
  • 含嘧啶的螺环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申请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08723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啶的螺环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活性,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稻瘟病、黄瓜炭疽病等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 Design,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Novel Spiropyrimidinamines as Fungicides against <i>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i>
    作者:Jinlong Yang、Aiying Guan、Zhinian Li、Pengfei Zhang、Changling Liu
    DOI:10.1021/acs.jafc.9b07055
    日期:2020.6.17
    elemental analyses, and MS spectra.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5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X-ray diffraction. Bioassays indicated that a number of the title compounds exhibited some fungicidal activities against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Especially, compound 5 displayed excellent activity (EC50 = 0.422 mg/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mmercialized fungicides cyazofamid, flumorph, and diflumetorim
    有害真菌和对可用杀真菌剂的抗药性严重威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寻找新的,高效的和能克服抵抗力的杀真菌剂仍然是农业科学家的迫切目标。在这项研究中,通过使用中间衍生化方法(IDM)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spirpyyrimidinamine衍生物。通过1 H NMR,元素分析和MS光谱鉴定其结构。化合物5的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认。生物分析表明,许多标题化合物对拟假孢子孢菌表现出一定的杀真菌活性。特别是化合物5表现出优异的活性(EC 50 = 0.422 mg / L),显着高于商品化杀菌剂氰基法米定,氟吗啡和双氟替林的活性。还讨论了结构-活性关系。结论是具有超强杀菌力和新颖结构的化合物5是有希望的农药化学杀真菌剂,可用于进一步开发。
  • 含嘧啶胺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制备及其用途
    申请人: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3512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嘧啶胺的取代吡唑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式中各取代基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广谱杀菌、杀虫杀螨活性,对黄瓜霜霉病、小麦白粉病、玉米锈病、稻瘟病、黄瓜炭疽病等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化合物同时表现出很好的杀虫活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林扎戈利 替普司特 噻吩并[3,4-d]嘧啶-2,4(1H,3H,5H,7H)-二酮 噻吩并[3,2-d]嘧啶-7-甲胺 噻吩并[3,2-d]嘧啶-4-羧酸 噻吩并[3,2-d]嘧啶-4(1H)-硫酮 噻吩并[3,2-d]嘧啶,4-(甲硫基)- 噻吩并[3,2-d]嘧啶 噻吩并[3,2-D]嘧啶-7-羧酸 噻吩并[3,2-D]嘧啶-7-甲醛 噻吩并[3,2-D]嘧啶-7-基甲醇 噻吩并[3,2-D]嘧啶-2-胺 噻吩并[2,3-d]嘧啶-4-胺 噻吩并[2,3-d]嘧啶-4-硫醇 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噻吩并[2,3-d]嘧啶-2,4-二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3-甲氧苯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3-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3-(2-氯苯基)-1-[(2,6-二氟苯基)甲基]-6-(4-甲氧苯基)-5-甲基- 噻吩并[2,3-d]嘧啶 噻吩并[2,3-D]嘧啶-6-羧酸 噻吩并[2,3-D]嘧啶-6-甲醛 吡啶并[3’,2’:4,5]噻吩并[3,2-d]嘧啶-4(3h)-酮 乙基3-甲基-5-羰基-5H-[1]苯并噻吩并[2,3-d][1,3]噻唑并[3,2-a]嘧啶-2-羧酸酯 乙基2-(4-氯苯基)-7-甲基-9-羰基-9H-[1,3]噻唑并[3,2-a]噻吩并[3,2-d]嘧啶-6-羧酸酯 {[((4-氧代-3,4,5,6,7,8-六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甲基]硫基}乙酸 [(6-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基)硫基]乙酸 [(4-氧代-3,4,5,6,7,8-六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硫基]乙酸 PI3K抑制剂 PF-3758309抑制剂 Necrostatin-5; 2-[[3,4,5,6,7,8-六氢-3-(4-甲氧基苯基)-4-氧代[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2-基]硫代]-乙腈 N-甲基-1-噻吩并[3,2-d]嘧啶-4-基-4-哌啶甲胺 N-[2-[[3,4-二氢-4-氧代-3-[4-(2,2,2-三氟乙氧基)苯基]噻吩并[3,4-d]嘧啶-2-基]硫基]乙基]乙酰胺 N-[(1S)-2-(二甲基氨基)-1-苯基乙基]-2,6-二氢-6,6-二甲基-3-[(2-甲基噻吩并[3,2-d]嘧啶-4-基)氨基]-吡咯并[3,4-c]吡唑-5(4H)-甲酰胺盐酸盐 N-(6-甲基-2-苯并噻唑基)-2-[(3,4,6,7-四氢-3-(2-甲氧基苯基)-4-氧噻吩并[3,2-d]嘧啶-2-基)硫代]-乙酰胺 N-(4-氟苯基)-5,6-二甲基噻吩并[2,3-D]嘧啶-4-胺 N-(4-吗啉-4-基噻吩并[2,3-e]嘧啶-2-基)乙烷-1,2-二胺 N,N-二甲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胺 IWP2;N-(6-甲基-2-苯并噻唑基)-2-[(3,4,6,7-四氢-4-氧代-3-苯基噻吩并[3,2d]嘧啶-2-基)硫基]乙酰胺 AR-C 155858; (S)-6-[(3,5-二甲基-1H-吡唑-4-基)甲基]-5-[(4-羟基异噁唑烷-2-基)羰基]-1-异丁基-3-甲基噻吩并[2,3-d]嘧啶-2,4(1H,3H)-二酮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4-胺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2,4(1h,3h)-二酮 7-甲基-噻吩并[3,2-d]嘧啶 7-甲基-5,6,7,8-四氢[1]苯并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7-甲基-5,6,7,8-四氢-苯并[4,5]噻吩并[2,3-d]嘧啶-4-硫醇 7-溴噻吩并[3,2-d]嘧啶 7-溴噻吩并[3,2-D]嘧啶-4(1H)-酮 7-溴-噻吩并[3,2-d]嘧啶-4-胺 7-溴-4-氯噻酚并[3,2-D]嘧啶 7-溴-2-氯噻吩并[3,2-D]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