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类具有通式(EtO)3SiR2-N+R1的杂环三乙氧基硅烷碘化物的合成与表征,其中R1 = –C5H11、–CH2C6H5或–C16H33;N+ = 吡咯烷锗或哌啶锗;以及R2 = –(CH2)3–和–(CH2)11–,以及它们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有机碘源的应用。通过一系列技术,包括在不同光强下的I-V特性曲线测量和瞬态光电压与光电流测量,研究了这些衍生物结构中的三个变量(即R1、R2和N+)对DSSC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结果,我们得以深入理解不同有机阳离子在分子层面上如何与DSSC相互作用,并影响器件的整体性能。在这三个参数中,间隔链长度R2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使用具有较长间隔链的有机碘(其中R2 = –(CH2)11–)的器件性能优于那些具有较短间隔链的器件(其中R2 = (CH2)3–),具体表现为使用较长间隔链的硅烷碘化物构建的器件显示出更高的开路电压和更长的复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