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 | 953387-9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
英文别名
(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
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化学式
CAS
953387-96-7
化学式
C18H20O7
mdl
——
分子量
348.353
InChiKey
TXGSWSLEXUUZL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44.1±38.0 °C(Predicted)
  • 密度:
    1.189±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7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三氟化硼乙醚 、 thallium(III) trifluoro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2%的产率得到4,4',5,5'-tetramethoxybiphenyl-2,2'-diyl bis(3,4,5-trimethoxy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酯系二芳基醚的分子内与分子间氧化偶联
    摘要:
    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的氧化环化通过分子内联苯键的形成是成功的,并以良好的收率(85-86%)得到了目标七元内酯。所有其他酯底物通过其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与中性底物的分子间偶联而得到联苯产物或其进一步的氧化产物。看起来两个苯环的氧化电位和亲核性,环取代基的位置以及酯C-O键的E到Z异构化的容易程度的匹配是促成这些产物结果的重要因素。
    DOI:
    10.1016/j.tet.2007.08.082
  • 作为产物:
    描述:
    3,4-二甲氧基苯酚3,4,5-三甲氧基苯甲酸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8.0h, 以97%的产率得到3,4-d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酯系二芳基醚的分子内与分子间氧化偶联
    摘要:
    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的氧化环化通过分子内联苯键的形成是成功的,并以良好的收率(85-86%)得到了目标七元内酯。所有其他酯底物通过其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与中性底物的分子间偶联而得到联苯产物或其进一步的氧化产物。看起来两个苯环的氧化电位和亲核性,环取代基的位置以及酯C-O键的E到Z异构化的容易程度的匹配是促成这些产物结果的重要因素。
    DOI:
    10.1016/j.tet.2007.08.0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ramolecular versus intermolecular oxidative couplings of ester tethered di-aryl ethers
    作者:Stephen R. Taylor、Alison T. Ung、Stephen G. Pyne、Brian W. Skelton、Allan H. White
    DOI:10.1016/j.tet.2007.08.082
    日期:2007.11
    The oxidative cyclization of 3,4-dimethoxyphenyl 3,4-dimethoxyphenylacetate, through intramolecular biphenyl bond formation, was successful and gave the target seven-membered lactone in good yield (85–86%). All other ester substrates gave biphenyl products or their further oxidized products via intermolecular coupling of their radical cation intermediate with the neutral substrate. It appears that
    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酸的氧化环化通过分子内联苯键的形成是成功的,并以良好的收率(85-86%)得到了目标七元内酯。所有其他酯底物通过其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体与中性底物的分子间偶联而得到联苯产物或其进一步的氧化产物。看起来两个苯环的氧化电位和亲核性,环取代基的位置以及酯C-O键的E到Z异构化的容易程度的匹配是促成这些产物结果的重要因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棓酰棓酸三油酸酯 非那米柳 雷尼替丁 降钙素(humanreduced),8-L-缬氨酸-(9CI) 间苯甲酰氧基苯乙酮 间苯二甲酸二苯酯 间甲苯基苯甲酸酯 间双没食子酸 醋氨沙洛 邻苯二甲酸苄酯2-乙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 邻甲苯基苯甲酸酯 邻氨基苯甲酸(4-硝基苯基)酯 邻亚苯基二苯甲酸酯 贝诺酯 袋衣酸 萘-1,5-二磺酸-4-[2-(二甲氨基)乙氧基]-2-甲基-5-(丙烷-2-基)苯基2-氨基苯酸酯(1:1) 茶痂衣酸 苯甲醯柳酸甲酯 苯甲酸苯酯 苯甲酸五氟苯酯 苯甲酸丁香酚酯 苯甲酸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酯 苯甲酸4-(乙酰氨基)-2-[[2-[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亚肼基]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2-苯并恶唑基)苯酯 苯甲酸-4-甲基苯酯 苯甲酸-(2,4-二溴-3-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己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氧基-,2-甲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基-,4-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4-戊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丁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4-[1-(己氧基)乙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癸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氰基[(1-羰基戊基)氧代]甲基]苯基酯,(R)- 苯甲酸,4-(癸氧基)-,4-[(4-甲基己基)氧代]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2-甲基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己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3-[[4-(1,1-二甲基乙基)苯甲酰]氧代]-4-甲基-,甲基酯 苯甲酸,3,4-二(癸氧基)-,4-[(苯基甲氧基)羰基]苯基酯 苯甲酸,2-庚基-4-[(2-羟基-4-甲氧基-6-戊基苯甲酰)氧代]-6-甲氧基-,苯基甲基酯 苯甲酸,2,4,6-三甲基-,2,4,6-三甲苯基酯 苯甲酸,2,3-二甲基-,2-硝基苯基酯 苯甲酸,(2-乙氧基-4-甲酰)苯酯 苯甲酰氧基苯甲酸苄酯 苯扎贝特杂质1 苯并呋喃-2-羧酸苯胺 苯并[b][1,5]苯并二氧杂卓-6-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