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bis(bromoundecyloxyl)phenylbenzoate | 1206796-3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is(bromoundecyloxyl)phenylbenzoate
英文别名
——
3,5-bis(bromoundecyloxyl)phenylbenzoate化学式
CAS
1206796-34-0
化学式
C35H52Br2O4
mdl
——
分子量
696.603
InChiKey
VZDUXSHPWRKO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47
  • 重原子数:
    41.0
  • 可旋转键数:
    2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44.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异氰化物树枝状大分子与金(I)碎片配位诱导的液晶自组织
    摘要:
    由于异氰化物部分与各种过渡金属结合的能力,树枝状聚异氰化物可以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多面体配体,以产生多种金属树枝状大分子。在这里,已经制备了新的含异氰化物的树枝状大分子及其相应的多核金配合物,分别为 [G(i)(NC)(Z)] 和 [G(i)(NCAuR)(Z)],其中 G(i)是聚(苯基醚)树枝状聚合物,i 是代数(i = 0、1 或 2),Z 是外围基团的数量(Z = 3 x 2(i)),AuR 是表​​面基团( [R = Cl,C[三键]CC(6)H(4)-OC(12)H(25),C[三键]CC(6)H(2)(OC(12)H(25) )(3)]. 该化合物源自高度灵活的苯醚基树枝状核 G(i),具有通式 G(0) = C(6)H(3)(OC(11)H( 22)OC(6)H(4)-)(3),G(1) = C(6)H(3)[OC(11)H(22)OC(6)H(3)(OC(11)H(22)OC(6)H(4)-)(
    DOI:
    10.1021/ja909435e
  • 作为产物:
    描述:
    3,5-dihydroxylphenyl benzoate11-溴-1-十一醇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3,5-bis(bromoundecyloxyl)phenylbenz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异氰化物树枝状大分子与金(I)碎片配位诱导的液晶自组织
    摘要:
    由于异氰化物部分与各种过渡金属结合的能力,树枝状聚异氰化物可以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多面体配体,以产生多种金属树枝状大分子。在这里,已经制备了新的含异氰化物的树枝状大分子及其相应的多核金配合物,分别为 [G(i)(NC)(Z)] 和 [G(i)(NCAuR)(Z)],其中 G(i)是聚(苯基醚)树枝状聚合物,i 是代数(i = 0、1 或 2),Z 是外围基团的数量(Z = 3 x 2(i)),AuR 是表​​面基团( [R = Cl,C[三键]CC(6)H(4)-OC(12)H(25),C[三键]CC(6)H(2)(OC(12)H(25) )(3)]. 该化合物源自高度灵活的苯醚基树枝状核 G(i),具有通式 G(0) = C(6)H(3)(OC(11)H( 22)OC(6)H(4)-)(3),G(1) = C(6)H(3)[OC(11)H(22)OC(6)H(3)(OC(11)H(22)OC(6)H(4)-)(
    DOI:
    10.1021/ja90943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非那米柳 雷尼替丁 降钙素(humanreduced),8-L-缬氨酸-(9CI) 间苯甲酰氧基苯乙酮 间苯二甲酸二苯酯 间甲苯基苯甲酸酯 间双没食子酸 醋氨沙洛 邻苯二甲酸苄酯2-乙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4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 邻甲苯基苯甲酸酯 邻氨基苯甲酸(4-硝基苯基)酯 邻亚苯基二苯甲酸酯 贝诺酯 袋衣酸 血竭黄烷A 萘-1,5-二磺酸-4-[2-(二甲氨基)乙氧基]-2-甲基-5-(丙烷-2-基)苯基2-氨基苯酸酯(1:1) 茶痂衣酸 苯酚,2-[2-[(4-氯苯基)氨基]-4-噻唑基]-,苯酸酯(ester) 苯甲醯柳酸甲酯 苯甲酸苯酯 苯甲酸五氟苯酯 苯甲酸丁香酚酯 苯甲酸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酯 苯甲酸4-(乙酰氨基)-2-[[2-[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亚肼基]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2-苯并恶唑基)苯酯 苯甲酸-4-甲基苯酯 苯甲酸-(4-环戊基-苯基酯) 苯甲酸-(2-烯丙基-4-溴-苯基酯) 苯甲酸-(2-溴-4,6-二硝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溴-3-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氯-5-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4-羟基苯氧基)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己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四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酰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氧基-,2-甲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基-,4-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4-戊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丁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4-[[[3-[(2,2-二甲基-1-羰基丙氧基)甲基]-3,4-二氢-2-甲基-4-羰基-6-喹唑啉基]甲基]-2-炔丙基氨基]-,五氟苯基酯 苯甲酸,4-[1-(己氧基)乙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辛氧基)-,4-[[4-[[(1-甲基庚基)氧代]羰基]苯基]乙炔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癸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氰基[(1-羰基戊基)氧代]甲基]苯基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