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ibutylstannyl 2-tributylstannylsulfanylacetate | 124908-5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butylstannyl 2-tributylstannylsulfanylacetate
英文别名
——
tributylstannyl 2-tributylstannylsulfanylacetate化学式
CAS
124908-55-0
化学式
C26H56O2SSn2
mdl
——
分子量
670.215
InChiKey
HQCZTMHQPCMJMO-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42.9±60.0 °C(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巯基羧酸的三有机锡(IV)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 O,S-双(三苯基锡(IV))-2-巯基苯甲酸酯]的晶体结构
    摘要:
    报道了巯基乙酸和2-巯基苯甲酸的三正丁基,三环己基和三苯基锡(IV)衍生物的合成和119mMössbauer锡光谱数据。的四坐标锡被指定为(环-C四面体几何6 ħ 11)3 SnSCH 2 C(O)OH和用于(C 6 H ^ 5)3 SnSCH 2 C(O)O -和(C 6 H ^ 5)3 SNSC 6 ħ 4 C(O)O -阴离子,分离为二环己基和异小号-苄基硫脲盐。R 3 SnSCH 2 C(O)OSnR 3和R 3 SnSC 6 H 4 C(O)OSnR 3中的亚磺酰基也是四配位的,但是对于R = C 6 H 5和五配位的羧甲基锡是四配位的对于R = nC 4 H 9。丁基锡情况下的Mössbauer四极分裂表明反式-C 3 SnO 2三角双锥体构型。通过X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双(三苯基锡)-2-巯基苯甲酸酯中两个锡原子的配位分配。该化合物的空间群为结晶P 2 1 / ç与一个14.293(4),b
    DOI:
    10.1016/0022-328x(89)87021-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巯基羧酸的三有机锡(IV)衍生物的制备和表征。[ O,S-双(三苯基锡(IV))-2-巯基苯甲酸酯]的晶体结构
    摘要:
    报道了巯基乙酸和2-巯基苯甲酸的三正丁基,三环己基和三苯基锡(IV)衍生物的合成和119mMössbauer锡光谱数据。的四坐标锡被指定为(环-C四面体几何6 ħ 11)3 SnSCH 2 C(O)OH和用于(C 6 H ^ 5)3 SnSCH 2 C(O)O -和(C 6 H ^ 5)3 SNSC 6 ħ 4 C(O)O -阴离子,分离为二环己基和异小号-苄基硫脲盐。R 3 SnSCH 2 C(O)OSnR 3和R 3 SnSC 6 H 4 C(O)OSnR 3中的亚磺酰基也是四配位的,但是对于R = C 6 H 5和五配位的羧甲基锡是四配位的对于R = nC 4 H 9。丁基锡情况下的Mössbauer四极分裂表明反式-C 3 SnO 2三角双锥体构型。通过X射线晶体学证实了双(三苯基锡)-2-巯基苯甲酸酯中两个锡原子的配位分配。该化合物的空间群为结晶P 2 1 / ç与一个14.293(4),b
    DOI:
    10.1016/0022-328x(89)8702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unexpected Sn–Ph cleavage by mercaptoacetic acid
    作者:Xueqing Song、Guiyun Zhong、Qinglan Xie、George Eng
    DOI:10.1016/j.inoche.2005.05.006
    日期:2005.8
    Abstract The reaction of triphenyltin chloride and mercaptoacetic aci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n amine resulted in the cleavage of a Sn–Ph bond. This cleavage reaction was not observed when triphenyltin hydroxide or other triorganotin chlorides were employed. A possible pathway was proposed for the Sn–Ph cleavage. This is a first report of a mercaptoacetate ligand cleavaging
    摘要 三苯基氯化锡巯基乙酸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在胺存在下发生反应,导致 Sn-Ph 键断裂。当使用三苯基氢氧化锡或其他三有机锡化物时,没有观察到这种裂解反应。提出了 Sn-Ph 裂解的可能途径。这是巯基乙酸配体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裂解 Sn-Ph 键的首次报道。这也是使用 3J(119Sn–1H) (–Sn–S–CH2) 耦合常数来区分含有机锡化合物的第一份报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