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要的偶氮化合物1-(3-甲醛基-4-羟基苯基偶氮基)-4-硝基苯与一些脂肪族和芳香族二胺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偶氮-偶氮亚甲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主要的偶氮化合物在溶液中以及固相中完全存在于偶氮形式中。偶氮-偶氮亚甲基化合物的互变异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溶剂和取代基。基于脂肪族二胺的化合物倾向于偏醇亚胺互变异构体,而基于芳香族二胺的化合物由于相对强的分子内氢键,其结构介于两种偏醇亚胺和酮胺互变异构体之间。这些化合物表现出正的溶剂致色性(向红移),使得它们的吸收带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而向较长波长移动。此外,紫外/可见光谱测定显示,研究的化合物具有大于40000的摩尔消光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