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丁基硫醇铜 | 4860-18-8

中文名称
N-丁基硫醇铜
中文别名
1-丁基硫醇铜;1-丁烷硫醇铜
英文名称
Copper(I) n-butanethiolate
英文别名
copper(I) n-butylmercaptide;cuprous n-butyl-mercaptide;Cuprous n-butylmercaptide;Copper(I) butanethiolate;copper (I) 1-butanethiolate;cuprous n-butylthiolate;1-Butanethiol, copper(I) salt;butane-1-thiolate;copper(1+)
N-丁基硫醇铜化学式
CAS
4860-18-8
化学式
C4H9S*Cu
mdl
——
分子量
152.727
InChiKey
WJXDCSSGTLPZDK-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正确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并且目前没有已知的危险情况。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3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SDS

SDS:d02e3869e2779fb771cc82f4e9f3f3f9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1-丁基硫醇铜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Butanethiolcopper(I) salt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皮肤刺激 (类别 2)
眼睛刺激 (类别 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事故响应
P302 + P352 如果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1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2 + P313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Butanethiolcopper(I) salt
别名
: C4H10CuS
分子式
: 153.7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opper(I) 1-butanethiolate
-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4860-18-8
No.)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硫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恶臭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恶臭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联系专业的拥有废弃物处理执照的机构来处理此物质。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333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Aviation regulated solid, n.o.s. (Copper(I) 1-butanethiolat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9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丁基硫醇铜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copper(I) 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upramolecular Precursors for the Synthesis of Anisotropic Cu2S Nanocrystals
    摘要:
    Copper alkanethiolates are organometallic precursor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form Cu2S nanodisks upon thermal decomposition.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molecular assembly of Cu alkanethiolates into an ordered liquid crystalline mesophas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emplating the disk morphology of the solid-state product. To examine this templating effect, we synthesize Cu alkanethiolate precursors with alkane tails of varying chain length and sterics. We demonstrate that short chain precursors produce two-dimensional (2D) nanosheets of Cu2S, while longer-chained variants produce Cu2S nanodisks exclusively. This work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use of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s as templates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 and as a potential route for achieving highly anisotropic inorganic nanostructures.
    DOI:
    10.1021/ja500786p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硫醇 以6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HAKAMYPA, EHJDZI;KATO, KADZUMASA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ltiply bridgehead- and periphery-substituted tribenzotriquinacenes—highly versatile rigid molecular building blocks with C3v or C3 symmetry
    作者:Dietmar Kuck、Andreas Schuster、Ralph A Krause、Jörg Tellenbröker、Christian P Exner、Michael Penk、Hartmut Bögge、Achim Müller
    DOI:10.1016/s0040-4020(01)00246-0
    日期:2001.4
    the three benzhydrylic bridgeheads and the six peripheral positions of the tribenzotriquinacene framework is demonstrated with 1,4,7,10-tetramethyltribenzotriquinacene. The particular molecular topography of the tribenzotriquinacenes combined with their versatile functionalization renders these compounds promising building blocks for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and material design.
    介绍了三苯并三喹乙酮作为结构单元的化学通用性,这些结构单元带有带有凸/凹分子表面的刚性碳骨架。作为揭示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炫酷甲基衍生物,所述tribenzotriquinacene骨架采用完美Ç 3 v在固态对称构象。在晶体内,分子沿C 3 v分子对称轴严格排列成堆栈,间距为6.0Å,且沿轴的相互匝数为零。父tribenzotriquinacene的三个benzhydrylic桥头,其溴化炫酷甲基同系物,特别是,它的的炫酷乙基同系物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使他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具有C 3 v或C 3的三重取代或官能化衍生物分子对称。因此,几个相对于中心取代基严格偏食取向的带有三个烃基或杂原子基团的几个1,4,7,10-四取代的三苯并三并并苯已成为可及的。还已经制备了许多单和双官能化的甲基三苯并三苯并蒽。用1,4,7,10-四甲基三苯并三喹并苯证明了芳族环的六个周边位置以及三个苯甲基桥头
  • Mono-oxo-bis-dithioveratrol-molybdate - in Solution a Model for Arsenite Oxidase and in the Solid State a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Unprecedented Binding Motifs
    作者:Alexander Döring、Christian Fischer、Carola Schulzke
    DOI:10.1002/zaac.201300076
    日期:2013.7
    of the analogous tungsten complex. The title complex is a structural model for molybdopterin bearing arsenite oxidase and both complexes catalyze oxo-transfer reactions successfully to 100 % conversion. With the dithioveratrol ligand the oxidation of triphenylphosphine proved to be faster for the tungsten complex, which is untypical.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 of the molybdenum complex exhibits an unexpected
    Mono-oxo-bis-dithioveratrol-molybdate 被合成、结构表征和研究其氧化转移活性。后者与类似的钨配合物的活性进行了比较。标题复合物是含有亚砷酸氧化酶的钼蝶呤的结构模型,两种复合物均成功催化氧转移反应达到 100% 转化率。使用二硫藜芦醇配体,对于钨络合物,三苯基膦的氧化被证明更快,这是不典型的。钼复合物的固态结构表现出意想不到且非常不寻常的聚合物结构基序,由复合阴离子单氧代双二硫藜芦醇钼酸盐、钠阳离子和甲醇组成。
  • Methyl- and methoxy-substituted di[1,4]benzodithiio[2,3-b:2,3-e]pyridines as new electron donor compounds: synthesis, molecular structur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PR studies
    作者:B. Bueno、B. Esteve、J. Irurre、E. Brillas、X. Torrelles、J. Rius、A. Alvarez-Larena、J. F. Piniella、C. Alemán、L. Juliá
    DOI:10.1039/a900148d
    日期:——
    Two new derivatives of di[1,4]benzodithiino[2,3-b:2,3-e]pyridine (5) tetrasubstituted with methyl (7) and methoxy (8) groups at the 2,3,9 and 10 position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2,3,5,6-tetrachloropyridine, by cyclization reaction with the bidentate nucleophiles, 4,5-dimethyl- and 4,5-dimethoxy-benzene-1,2-dithiol. Cyclic voltammograms for the oxidation of both polyheterocyclic compounds 7 and 8 in CH2Cl2 exhibit two consecutive redox couples. The first pairs are due to the equilibria between the initial compounds and their radical cations, while in the second couples, the electrogenerated radical cations are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ications. Radical cations of these molecules have been generated in fluid solution, by oxidation of the parent compounds with thallium(III) trifluoroacetate in trifluoroacetic acid in the case of 7, and by irradiation of a CH2Cl2 solution containing trifluoroacetic acid (10%) in the case of 8. Both species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X-Ray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both 7 and 8 shows a stable chair-shaped conformation with interplanar angles between the phenyl rings and the pyridine ring of 139.9 and 141.4° for 7 and 133.7° for 8.
    两种新的二[1,4]苯并硫并[2,3-b:2,3-e]吡啶(5)的衍生物在2、3、9和10位分别用甲基(7)和甲氧基(8)取代,已通过与双齿亲核试剂4,5-二甲基-和4,5-二甲氧基-苯-1,2-二硫的环化反应,从2,3,5,6-四氯吡啶制备而成。两种多杂环化合物7和8在CH2Cl2中的氧化循环伏安图显示出两个连续的氧化还原对。第一个对是由于初始化合物与其自由基阳离子之间的平衡,而第二个对中,电生成的自由基阳离子与相应的双阳离子处于平衡状态。这些分子的自由基阳离子通过将母体化合物与三氟甲酸铊(III)氧化,在三氟乙酸中生成的,在7的情况下,由于在含有10%三氟乙酸的CH2Cl2溶液中辐照而生成的,在8的情况下。这两种物质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进行分析。对7和8的分子结构进行的X射线分析显示出一种稳定的椅形构象,苯环与吡啶环之间的面间角分别为7的139.9°和141.4°,8的133.7°。
  • Aromatic polyfluoro-compounds. Part LIV. Copper-assisted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 reactions of pentafluorohalogenobenzenes
    作者:J. Burden、P. L. Coe、C. R. Marsh、J. C. Tatlow
    DOI:10.1039/p19720000763
    日期:——
    Copper-assisted nucleophilic displacement reactions of pentafluorohalogenobenzen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some cases exclusive halogen replacement occurs, and in others fluorine displacement and halogen reduction ar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solvent and added ligands, notably thiourea, on the course of the reaction have been studied and a theory developed to explain the results observed.
    已经研究了铜辅助五氟卤代苯的亲核取代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发生了唯一的卤素替代,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观察到氟置换和卤素还原。研究了溶剂和添加的配体(特别是硫脲)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开发了一种理论来解释所观察到的结果。
  • The prepar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unusual copper–sulphur cage complex Cu<sub>8</sub>(SC<sub>5</sub>H<sub>11</sub>)<sub>4</sub>(S<sub>2</sub>CSC<sub>5</sub>H<sub>11</sub>)<sub>4</sub>
    作者:R. Chadha、Rajesh Kumar、Dennis G. Tuck
    DOI:10.1039/c39860000188
    日期:——
    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nodic copper in an acetonitrile solution of RSH (R = Ph, C10H7, CPh3, C6F4H, o-MeC6H4, CMe2Et) yields CuSR; treatment of CuSCMe2Et with CS2 produces Cu8(SR)4(S2CSR)4, whose structure is based on an unusual Cu8S12 cage.
    阳极铜在 RSH(R = Ph、C10H7、CPh3、C6F4H、o-MeC6H4、CMe2Et)的乙腈溶液中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 CuSR;CuSCMe2Et 与 CS2 处理后生成 Cu8(SR)4(S2CSR)4,其结构基于一个不寻常的 Cu8S12 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