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ester)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ester) | 60217-06-3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丙烷和聚酮
-
缩酚酸和缩酚酸环醚类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ester)
英文别名
3,4,5-Trimethoxy-benzoesaeure-(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ester);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3,4,5-trimethoxybenzoate
CAS
60217-06-3
化学式
C
21
H
24
O
9
mdl
——
分子量
420.416
InChiKey
CVSLFNLFRNQBD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沸点:
535.8±50.0 °C(Predicted)
密度:
1.20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重原子数:
30
可旋转键数:
10
环数:
2.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拓扑面积:
98.8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9
SDS
SDS:bf3de06d61573f167ca2b1a8b8b5572b
查看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2,3,4-三甲氧基-6-羟基苯乙酮
6-hydroxy-2,3,4-trimethoxyacetophenone
22248-14-2
C
11
H
14
O
5
226.229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ester)
在
吡啶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1-(6-hydroxy-2,3,4-trimethoxy-phenyl)-3-(3,4,5-tri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Flavonoids with M1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inding Activity
摘要: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对一系列天然和合成黄酮和黄酮醇进行了体外检测,以确定它们抑制人体克隆 M1 肌卡因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的能力。结果发现,有几种化合物具有竞争性结合亲和力(Ki = 40-110 µM),与乙酰胆碱(Ki = 59 µM)的结合亲和力相当。尽管这些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缺乏带正电荷的铵基团,但分子建模研究表明,它们主要通过非极性相互作用与受体的正交位点结合。
DOI:
10.3390/molecules19078933
作为产物:
描述:
2,3,4-三甲氧基-6-羟基苯乙酮
、
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氯
在
吡啶
作用下, 生成
3,4,5-trimethoxy-benzoic acid-(2-acetyl-3,4,5-trimethoxy-phen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Flavonoids with M1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Binding Activity
摘要:
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活性化合物具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力。在这项研究中,对一系列天然和合成黄酮和黄酮醇进行了体外检测,以确定它们抑制人体克隆 M1 肌卡因受体的放射性配体结合的能力。结果发现,有几种化合物具有竞争性结合亲和力(Ki = 40-110 µM),与乙酰胆碱(Ki = 59 µM)的结合亲和力相当。尽管这些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缺乏带正电荷的铵基团,但分子建模研究表明,它们主要通过非极性相互作用与受体的正交位点结合。
DOI:
10.3390/molecules190789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Balasubramanian et 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1955, vol. 14B, p. 6,10
作者:
Balasubramanian et al.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非那米柳
雷尼替丁
降钙素(humanreduced),8-L-缬氨酸-(9CI)
间苯甲酰氧基苯乙酮
间苯二甲酸二苯酯
间甲苯基苯甲酸酯
间双没食子酸
醋氨沙洛
邻苯二甲酸苄酯2-乙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4
邻苯二甲酸二苯酯
邻甲苯基苯甲酸酯
邻氨基苯甲酸(4-硝基苯基)酯
邻亚苯基二苯甲酸酯
贝诺酯
袋衣酸
血竭黄烷A
萘-1,5-二磺酸-4-[2-(二甲氨基)乙氧基]-2-甲基-5-(丙烷-2-基)苯基2-氨基苯酸酯(1:1)
茶痂衣酸
苯酚,2-[2-[(4-氯苯基)氨基]-4-噻唑基]-,苯酸酯(ester)
苯甲醯柳酸甲酯
苯甲酸苯酯
苯甲酸五氟苯酯
苯甲酸丁香酚酯
苯甲酸4-[[(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氨基]苯基酯
苯甲酸4-(乙酰氨基)-2-[[2-[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亚肼基]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2-苯并恶唑基)苯酯
苯甲酸-4-甲基苯酯
苯甲酸-(4-环戊基-苯基酯)
苯甲酸-(2-烯丙基-4-溴-苯基酯)
苯甲酸-(2-溴-4,6-二硝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溴-3-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氯-5-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2,4-二叔丁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4-羟基苯氧基)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己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四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羟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酰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氧基-,2-甲酰基苯基酯
苯甲酸,4-甲基-,4-甲基苯基酯
苯甲酸,4-戊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丁氧基-,1,4-亚苯基酯
苯甲酸,4-[[[3-[(2,2-二甲基-1-羰基丙氧基)甲基]-3,4-二氢-2-甲基-4-羰基-6-喹唑啉基]甲基]-2-炔丙基氨基]-,五氟苯基酯
苯甲酸,4-[1-(己氧基)乙基]-,4-(辛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辛氧基)-,4-[[4-[[(1-甲基庚基)氧代]羰基]苯基]乙炔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癸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壬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苯基甲氧基)-,4-(十二烷氧基)苯基酯
苯甲酸,4-(癸氧基)-,4-[氰基[(1-羰基戊基)氧代]甲基]苯基酯,(R)-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ethyl 4-n-octyloxyphenylacetate
下一个:3-(naphthalene-1-sulfonyl)-5-(pyrrolidin-3-yloxy)-1H-indaz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