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刷(PB)已被用作将
钯络合物固定在
硅表面的载体。聚合物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进行生长,并用二
吡啶胺(dpa)
配体进行后装饰。悬垂的dpa单元又与[Pd(OAc)2 ]络合以提供混合催化表面。一系列不同厚度(约20–160 nm)和相关的
钯载量(约10–45 nmol cm -2)的催化样品)是通过调整SI‐ATRP反应时间而获得的,并通过椭圆光度法,X射线反射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表征。ICP-MS揭示了聚合物刷的厚度与
钯含量之间的近乎线性的关系,这证实了本文所述制备方法和后修饰顺序的稳健性,从而有可能创建具有预定义催化潜力的功能结构。催化性PB的活性是通过系统地探索模型
钯(0)催化的反应中底物与催化剂之比的全部范围来确定的。对于低至0.03mol%的负载,观察到定量转化,并且为该系统建立了约3500的最大周转数(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