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muth arsen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muth arsenate
英文别名
Wismutarsenat;2,4,5-trioxa-1λ5-arsa-3-bismabicyclo[1.1.1]pentane 1-oxide
bismuth arsen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AsO4*Bi
mdl
——
分子量
347.9
InChiKey
MSJCTWLOXLXSJQ-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9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4.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muth(III) oxide 、 lead(II) oxide 、 bismuth arsenat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关于Bi 6.67 O 4(X O 4)4和PbBi 6 O 4(X O 4)4(X = P,V和As)的存在
    摘要:
    在室温下获得的PbBi 6 O 4(PO 4)4与高温相Bi 6.67 O 4(PO 4)4同构。Pb原子在相同的晶体学位置取代了0.67 Bi。合成了具有PbBi 6 O 4(X O 4)4组成的钒酸盐和砷酸盐,并在室温下产生了同晶相。这三种化合物均采用三斜晶系细胞,空间群P Z = 1。PbBi 6 O 4(PO 4)4是使用Rietveld方法对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的。起始参数为Bi 6.67 O 4(PO 4)4的原子位置。在三种同系物的样品上,从300°C到800°C进行电导率测量。钒酸盐的电导率最高。尝试合成Bi 6.67 O 4(PO 4)4高温相同构的二元钒酸盐和砷酸盐化合物是不成功的。
    DOI:
    10.1006/jssc.2000.8861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muth arsenate 0.5 hydrat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bismuth arse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Bi: SVol., 246, page 857 - 859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a<sub>5</sub>Bi<sub>2</sub>(AsO<sub>4</sub>)(As<sub>2</sub>O<sub>7</sub>)<sub>2</sub>
    作者:H. Boughzala、T. Jouini
    DOI:10.1107/s010827019800674x
    日期:1998.12.15
    Pentasodium dibismuth arsenate bis(diarsen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structure is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comprising distorted BiO6 octahedra, As2O7 groups and AsO4 tetrahadra sharing corners. Along the c axis, the structure exhibits large tunnels where Na+ cations are located.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Bi: MVol., 79, page 197 - 199
    作者:
    DOI:——
    日期:——
  • Salkowski,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868, vol. 104, p. 170 - 170
    作者:Salkowski
    DOI:——
    日期:——
  • Reichardt, Archiv der Pharmazie, 1883, vol. 221, p. 594 - 594
    作者:Reichardt
    DOI:——
    日期:——
  • Vanino; Hartl,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06, vol. 74, p. 142 - 142
    作者:Vanino、Hart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