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透锂长石 | 1302-66-5

中文名称
透锂长石
中文别名
叶长石
英文名称
Petalite
英文别名
——
透锂长石化学式
CAS
1302-66-5
化学式
AlH4LiO10Si4
mdl
——
分子量
310.3
InChiKey
HEHRHMRHPUNLI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1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68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0

安全信息

  • WGK Germany:
    3

制备方法与用途

长石矿物

透锂长石,又称花瓣岩,是一种长石类矿物,属于单斜晶系。其晶体结构亦为单斜晶系型,是一种锂铝层状硅酸盐矿物LiAISi4O10。作为重要的锂元素来源矿石,它的锂含量约为2.27%,主要成分是硅酸钠钙锂,其中硅酸锂的含量低于50%。经过加热(约500°C)并施加压力后,透锂长石会转化为固溶体ß-锂辉石石英,并进一步形成次生锂辉石;与原生锂辉石相比,其杂质含量通常较低。

透锂长石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在制作耐酸碱性制品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它可用于生产低膨胀、高耐热性的陶瓷产品等。

发现历史

第一块被发现的锂矿石便是透锂长石。18世纪90年代,巴西人在瑞典乌托岛(Utö)上首次发现了这种矿物。在加热时,透锂长石会发出浓烈的深红色火焰,瑞典斯德哥尔摩的Johan August Arfvedson博士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推断其中含有未知的金属元素——锂。

锂辉石与透锂长石

虽然锂辉石和透锂长石都含有锂,但它们在结构、成分及形成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锂辉石的化学式为LiAlSi2O6,属于单斜晶系,其中常含有锂、钠、钾等元素,且锂含量较高;它通常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岩浆热液系统中,与花岗岩、橄榄岩等岩石相关联。

相比之下,透锂长石的化学式为NaAlSi3O8,属于三斜晶系,主要成分为钠长石,并可能含有少量的锂、铷等元素;它通常形成于高温低压的岩浆系统中,常见于花岗岩和闪长岩等地层中。

化学性质

透锂长石(petalite)是一种锂钠铝硅酸盐,硬度约为6至6.5。这种矿物的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结晶相对较少,通常以大块的形式存在。尽管颜色多样,包括白色、无色、灰色、粉红色或黄色,但无色的透锂长石可被切割成绚丽的宝石或猫眼形状。

它主要产自澳大利亚、巴西、瑞典、纳米比亚和阿富汗等地,并常与其他含锂矿物(如安布利岗石、昆沸石、锂辉石和鳞片石)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