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学研究的锘的主要同位素是半衰期为3.1分钟的${}^{255}$No。早期通过用97 MeV ${}^{16}$O离子辐照${}^{244}$Pu获得此核素,后来则使用73 MeV ${}^{12}$C离子轰击${}^{249}$Cf以提高产率。在后一种反应中,每10分钟可收集约1,200个${}^{255}$No原子。另一种同位素${}^{259}$No的半衰期为1小时,使得对锘化学进行更广泛研究成为可能;通过用96 MeV ${}^{18}$O离子对${}^{248}$Cm辐照两小时可获得约1,100个${}^{259}$No原子。
锘的中心特征是二价锘的稳定性,这是镧系和锕系元素中唯一的特性。因此,锘与其他锕系元素的分离基于No $^{2+}$ 与其它锕系元素三价离子的不同性质。在酸溶液中,锘以No $^{2+}$ 形式存在,并表现出类似于第ⅡA族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使用在Md中的描述方法进行萃取色谱分离可有效将锘与其他所有的镧系和锕系元素分开;与钔相比,在萃取分离诺时不需要还原剂。
最后,可通过电化学还原法获得金属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