镥位于镧系元素的最后一个位置(第17位),处于第19组,原子序数为71。它是所有稀土中最重和最大的分子,也是最坚硬和最耐腐蚀的分子之一。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它呈现米白色状态。镥共有59种同位素。其中,只有两个是稳定的:Lu-175 占地球上自然丰度的97.41%,而 Lu-176 是寿命较长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长达4.00×10^10年的半衰期,因此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占自然丰度的2.59%。
发现历史1907年,法国科学家乔治·于尔班(Georges Urbain)、奥地利矿物学家卡尔·奥尔·冯·威尔士巴赫男爵(Carl Auer von Welsbach)以及美国化学家查尔斯·詹姆士(Charles James)各自独立地从氧化镱矿物中发现了镥。他们都是在分离过程中发现了含有镥的杂质。关于谁最早发现这一元素,不同研究者之间争论不休,并为此提出了不同的命名方案:韦尔斯巴赫将该元素命名为Cp(Cassiopeium),而尤贝恩则根据巴黎旧名将其命名为Lu(Lutetium)。最终,“Lutecium”被采用作为名称,取自卢泰西亚(Paris的拉丁文名),后来拼写改为“Lutetium”。
来源在地球上,镥是第60丰富的元素,在稀土元素中排名第15位,是镧系中最稀有的。它存在于独居石砂矿中(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和佛罗里达等地)。独居石中含有微量的所有稀土元素,而镥的浓度约为0.0001%。分离过程相当困难,尤其是在纯金属形式下制备时更为昂贵。
应用该方法主要用于工业纯度的镥金属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此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一般为98%,但为了提高纯度,还需进行进一步升华提纯。升华过程应在手套箱中完成,温度控制在1645℃和冷凝温度850℃之间,最佳升温速率约为1g/h。通常一周内可提炼168g金属。还原产品中的钙含量一般为0.2%~0.5%,而钽坩埚杂质的含量约为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