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
硝酸钇在加热下通过将稍过量的氧化钇溶解于浓硝酸中而获得。具体步骤是:首先,在900℃灼烧氧化钇3小时后冷却;然后二溶于1:1的硝酸溶液中,控制反应终了时溶液的pH值为3-4。接下来,将溶液减压蒸馏成糖浆状,并在室温下缓慢结晶。最后进行两次重结晶,最后一次重结晶时需加入少量硝酸钇作晶种,即可得到六水硝酸钇晶体。
毒性
-
肾毒性:实验研究了硝酸钇对生长发育期大鼠肾脏的影响,分为0、20、80和320 ppm(以饲料中钇计)四组,每组各取20只雌雄大鼠,在GD0至PND70持续暴露。结果显示:
- 雌鼠在320 ppm组中miR-18a-5p和miR-21-3p降低;
- 雄鼠在20 ppm组中miR-18a-3p降低,而在320 ppm组中升高;
- 320 ppm组的miR-18a-5p和miR-155-5p均升高;
- 雌鼠在80 ppm组中GSH-Px活性升高,在320 ppm组中降低,且GST活性也降低;
- 雌、雄鼠在320 ppm组中KIM-1表达水平升高。
由此推断,从GD0至PND70的硝酸钇暴露会降低大鼠的肾抗氧化能力,影响miRs和KIM-1的表达水平。表明生命早期硝酸钇暴露可能通过降低抗氧化能力来影响肾脏功能。
-
神经毒性:利用膜岛素-转铁蛋白-硒-纤维连接蛋白(ITSFn)模型研究了硝酸钇对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如下:
- 高浓度的硝酸钇导致神经元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增加,提示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影响作用机制之一;
- 低浓度的硝酸钇可促进神经元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促凋亡基因Bcl和Caspase-3的表达,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 当硝酸钇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会激活Bcl和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Bcl-2/Bax比值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这表明硝酸钇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0.55 μg/ml至27.5 μg/ml的浓度范围完整涵盖了从低剂量兴奋到高剂量毒性出现的剂量范围。
水中溶解度(g/100ml)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 93.1 g/0℃
- 106 g/10℃
- 123 g/20℃
- 143 g/30℃
- 163 g/40℃
- 200 g/60℃
用途
科研试剂,生化研究
作为钇源用于制造以钇为基础的表面活性剂中间相,可用作吸附剂或用于光学功能物质。碳复合材料纳米级涂料的前体。
生产方法
将稍过量的Y2O3与热浓硝酸作用,反应完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氧化物,冷却结晶,抽吸过滤,干燥即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