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μ3-2,4,6-trimercaptotriazine)I]n | 854588-9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μ3-2,4,6-trimercaptotriazine)I]n
英文别名
[Cu(μ3-trithiocyanuric acid)I]n
[Cu(μ3-2,4,6-trimercaptotriazine)I]n化学式
CAS
854588-94-6
化学式
C3H3N3S3*Cu*I
mdl
——
分子量
367.725
InChiKey
XHDUMQPHLSMTKD-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6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8.67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opper(l) iodide三聚硫氰酸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以20%的产率得到[Cu(μ3-2,4,6-trimercaptotriazine)I]n
    参考文献:
    名称:
    卤化铜(I)和中性杂环硫酮的配位聚合物具有新的配位模式。
    摘要:
    氯化铜(I)或溴化物与等摩尔量的中性嘧啶-2-硫酮配体(pymtH)反应,得到线性链聚合物[Cu(pymtH)X] n(X = Cl,Br),其中pymtH配体充当桥接N,S供体。相比之下,在相同条件下,碘化亚铜(I)生成的二聚配合物[Cu(pymtH)2I] 2与pymtH配体通过环外硫原子在末端和桥联模式下采用单齿配位模式。杂环硫酮配体2,4,6-三巯基三嗪(H3TMT)与卤化铜(I)的反应提供了新颖的三维聚合物,该聚合物在立方空间群Pa中结晶。每个铜(I)离子均由三个S原子配位三个不同的H3TMT配体,每个H3TMT充当三齿桥接配体,通过其硫原子连接三个铜(I)离子,从而形成两个独立的三维(3D)网络。该网络属于三连接(10、3)-一种拓扑,该拓扑是对映的且互穿的。在所有络合物中,配体均以硫酮形式存在,并且所有卤化物均与铜(I)离子末端配位。还研究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热学性质。
    DOI:
    10.1021/ic050209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