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碘酸银 | 7783-97-3

中文名称
碘酸银
中文别名
碘酸银(I)
英文名称
Iodic acid;silver
英文别名
——
碘酸银化学式
CAS
7783-97-3
化学式
AgHIO3
mdl
——
分子量
283.779
InChiKey
JDDYUPZAQBFWH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0°C (dec.)
  • 密度:
    5.525 g/mL at 25 °C(lit.)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93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Xi
  • 安全说明:
    S17,S26,S36/37/39
  • 危险类别码:
    R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432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9 5.1/PG 2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5.1

SDS

SDS:6eb9a5846790bf71c340d4ba76481514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

碘酸银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测定血中的微量化物和作为制药原料。此外,它还可与碘化银一起用作人工降雨的成核剂。关于碘酸银的制备方法报道较少,中国专利CN 1280199C公开了一种纯纳米碘酸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含有复杂分散剂和络合剂的溶液中将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加到碘酸溶液中,并静置沉降一段时间后进行一系列处理,最终得到纳米级的碘酸银颗粒。这种方法虽然对生产过程要求较高且成本昂贵,但适用于制备用于人工降雨的成核剂。

应用

碘酸银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中与碘化银共同组成复合物作为成核剂。采用纳米级超细颗粒的上述化合物粉体制作的人工降雨复合催化剂效果更为显著。

制备

制备步骤如下:

  1. 分别配制两种溶液:硝酸银澄清溶液,其中含0.4 M/L硝酸银和0.136 M/L柠檬酸(络合剂);碘酸澄清溶液,其中含0.4 M/L碘酸、0.136 M/L柠檬酸(络合剂)及0.04 M/L十二烷基磺酸钠(分散剂)。
  2.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硝酸银澄清溶液缓慢滴加到碘酸澄清溶液中,并充分搅拌,静置沉降后得到纳米碘酸银沉淀。
  3. 对所得的纳米碘酸银沉淀进行过滤和三次洗,在80~100℃温度下干燥1~2.5小时,即可得到粒度为55~80 nm的纳米碘酸银粉体。
用途

碘酸银可作为微量分析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