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S,3R)-3-(2-methylpropyl)aziridine-2-carbaldehyde | 1215325-2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S,3R)-3-(2-methylpropyl)aziridi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2S,3R)-3-(2-methylpropyl)aziridi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215325-24-8
化学式
C7H13NO
mdl
——
分子量
127.186
InChiKey
FFXIWIJJYBZXJL-RNFRBKR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3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苏氨酸异氰酸叔丁酯(2S,3R)-3-(2-methylpropyl)aziridine-2-carbaldehyde2,2,2-三氟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3S,5R,6R,7R)-N-(tert-butyl)-3-((R)-1-hydroxyethyl)-7-isobutyl-2-oxo-1,4-diazabicyclo[4.1.0]heptane-5-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数字微流控技术同步合成基于肽的大环
    摘要:
    数字合成已应用于在晚期氮丙啶开环过程中附加侧链的基于肽的大环及其类似物的形成。通过将一系列电势施加到涂有疏水性绝缘体的一系列电极上,可以并行控制样品和试剂的离散纳升至微升大小的液滴。
    DOI:
    10.1002/anie.2010016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IC AMINO ACID MOLECULE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THE SAME
    申请人:The Governing Council of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公开号:EP2408802B1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 US9260479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260479B2
    公开(公告)日:2016-02-16
  • Synchronized Synthesis of Peptide-Based Macrocycles by Digital Microfluidics
    作者:Mais J. Jebrail、Alphonsus H. C. Ng、Vishal Rai、Ryan Hili、Andrei K. Yudin、Aaron R. Wheeler
    DOI:10.1002/anie.201001604
    日期:2010.11.8
    Digital synthesis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ormation of peptide‐based macrocycles and their analogues with side chains appended during late‐stage aziridine ring‐opening. Discrete nanoliter‐ to microliter‐sized droplets of samples and reagents are controlled in parallel by applying a series of electrical potentials to an array of electrodes coated with a hydrophobic insulator.
    数字合成已应用于在晚期氮丙啶开环过程中附加侧链的基于肽的大环及其类似物的形成。通过将一系列电势施加到涂有疏水性绝缘体的一系列电极上,可以并行控制样品和试剂的离散纳升至微升大小的液滴。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重氮基烯正离子,2-(2-甲氧基-1,1-二甲基-2-羰基乙基)-1,1-二甲基-(9CI) 甲基2-(甲氧基甲基)-1-氮丙啶羧酸酯 氮丙啶硼烷 氮丙啶-1-羧酸甲酯 氮丙啶-1-羧酸叔丁酯 氮丙啶-1-d 吖丙啶基 甲酸乙酯 反式-2,6-双(1-氮丙啶基)-2,2,4,4,6,6,8,8-八氢-2,4,4,6,8,8-六(甲基氨基)-1,3,5,7,2,4,6,8-四氮杂四磷杂环辛烯 反式-2,4-二(1-氮丙啶基)-2,2,4,4,6,6-六氢-2,4,6,6-四(甲基氨基)-1,3,5,2,4,6-三氮杂三磷杂苯 乙烯亚胺 乙基3-(甲氧基甲基)-2,2-二甲基-1-氮丙啶羧酸酯 乙基2-(2-甲基-2-丙基)-1-氮丙啶羧酸酯 乙二胺封端的聚乙烯亚胺 不育特 [3-(氮丙啶-1-羰基氧基)-2,2-二甲基-丙基]氮丙啶-1-羧酸酯 N-氯乙烯亚胺 N-t-叔丁氧羰基-2S-1S-丁基二甲基硅烷基氧基-2-氯乙基)氮丙啶 N-(吖丙啶-1-基甲基)-N-乙基乙胺 N-(2-氨基乙基)-1,2-乙二胺与氮丙啶的聚合物 N,N-二乙基-2,2-二甲基-1-氮丙啶胺 N,N-二(氮丙啶-1-基甲基)乙胺 8-氮杂二环[5.1.0]辛烷 3,3,5,5-四(1-氮丙啶基)-1-氟-3,3,5,5-四氢-1H-1,2,4,6,3,5-硫杂三氮杂二膦咛1-氧化物 2-甲基氮丙啶-1-甲酸叔丁基酯 2-甲基氮丙啶 2-甲基-2-丙基(2S)-2-甲基-1-氮丙啶羧酸酯 2-异丁基氮丙啶 2-己基氮丙啶 2-乙烯亚氨基-5,6,7,8-四氢萘醌 2-乙基氮丙啶 2-[2-(2-甲基氮丙啶-1-羰基)氧基乙氧基]乙基2-甲基氮丙啶-1-羧酸酯 2-(羟甲基)氮丙啶-1-羧酸叔丁酯 2,2-二甲基氮丙啶 2,2-二氯-3,3-二甲基-1-氮丙啶醇 2,2,4,4,6,6-六(2-甲基氮丙啶-1-基)-1,3,5-三氮杂-2,4,6-三磷杂环己-1,3,5-三烯 2,2,3-三甲基氮丙啶 2,2,3,3-四甲基氮丙啶 2,2,3,3-四甲基-1-丙氧基氮丙啶 1-氮杂螺[2.5]辛烷 1-氮丙啶羧酸异丙酯 1-氮丙啶羧酸丁酯 1-吖丙啶羧酸,2-(羟甲基)-,甲基酯,(S)-(9CI) 1-仲-丁氧基-2,2,3-三甲基氮丙啶 1-乙烯基氮丙啶 1-乙基-3-异丙基-2-甲基-2-乙烯基氮丙啶 1-[(Z)-丙-1-烯基]氮丙啶 1,3,3,5,5-五氮丙啶基-1-硫杂-2,4,6-三氮杂-3,5-二膦咛-1-氧化物 1,1'-联氮丙啶 (Z)-1-(1-丁烯基)-氮丙啶 (S)-2-甲基氮丙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