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编号: | 81026 |
CAS: | 16872-11-0 |
中文名称: | 氟硼酸 |
英文名称: | Fluoroboric acid;Borofluoric acid |
别 名: | 硼氟酸 |
分子式: | HBF 4 |
分子量: | 87.81 |
熔 点: | 130℃(48%)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1.84(4 |
蒸汽压: | |
溶解性: |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醇 |
稳定性: | 稳定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透明液体 |
危险标记: | 20(酸性腐蚀品) |
用 途: | 铅锡电镀时作导电液,也用作触媒、金属表面活性剂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因咽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氧化硼。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比色法(EPA方法 340.1、340.3) 等离子体光谱法(EPA方法 200.7)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2.5mg/m3[F]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按酸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砂土。
氟硼酸又称“氢硼氟酸”、“四氟合硼氢酸”。化学式为HBF₄,分子量87.81。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久藏于玻璃容器中。其沸点为130℃,在加热时会缓慢分解,并能溶于水和乙醇。与水共热可分解生成氟氧硼酸和三氧化硼(可浓缩至30%),溶液呈强酸性。常温下不腐蚀玻璃。
制备方法通过将浓氢氟酸与硼酸反应而制得。
用途氟硼酸用于冶炼轻金属、电镀等,即使稀释后的溶液也能用作发酵抑制剂,并可用于制备重氮盐和缩醛催化剂。在镁离子和钾离子存在下,可作为测定钠的试剂。此外,还可用苯胺为原料,在浓盐酸中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再通过低温(-10℃)与氟硼酸反应,最后热解制得氟苯。
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强腐蚀作用,并对眼睛及呼吸系统具有刺激作用。即使稀释得很稀,也能阻碍发酵。最高容许浓度为2.5 mg/m³。不慎溅到眼睛或身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并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受污染部位,严重者需送医治疗。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橡胶手套及工作服。
化学性质氟硼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与水或醇相混溶。在室温下可贮于玻璃器皿中,并且可以与金属形成结晶状盐类,如LiBF₄、NaBF₄和重金属盐等皆易溶于水。由氢氟酸加硼酸而得。
用途用于清洁金属表面氧化物及硅酸盐膜、腐蚀剂以及铝及其合金电镀前的清洗。2.5%溶液可用于电解抛光纯铝,去除焊药及电镀零件的再洗液。也可用作烷基化和聚合的催化剂、防腐剂、化学试剂,并作为制备各种氟硼酸盐的原料。
生产方法采用氢氟酸法按理论量配比氢氟酸与硼酸,在搅拌下将硼酸缓慢加入到氢氟酸中,控制反应温度在40℃以下。加热完毕后停止机械搅拌,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以上,并经过滤净化制得氟硼酸成品。
分类 性质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干燥,并与氰化物、发孔剂及碱类分开存放。
灭火方法使用砂土或二氧化碳灭火。
职业标准为TWA 2.5 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