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转氨酶(简称TG),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酰基转移酶,它能够催化蛋白质间的酰基转移反应,导致蛋白质之间发生共价交联。这种交联对蛋白质的性质、胶凝能力、热稳定性和持水力等有显著影响,从而改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性质,赋予食品蛋白质特有的质构和口感。因此,谷氨酰胺转氨酶在肉制品、水产品、豆制品、面制品、米制品和乳制品等食品加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用限量添加剂中文名称 |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 | 添加剂功能 | 最大允许使用量(g/kg) |
---|---|---|---|
谷氨酰胺转氨酶 | 食品 | 酶制剂 |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
谷氨酰胺转氨酶 | 豆制品 | 稳定剂和凝固剂 | 0.25 |
谷氨酰胺转氨酶为白色至深褐色的粉末或颗粒,亦可呈现澄明的淡黄至深褐色液体。它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并具有吸湿性。该酶能将蛋白质肽中的α-谷氨酰基转化为赖氨酸残基的ε-氨基,催化交联反应,使蛋白质改性,改善蛋白质的塑性、持水性、水溶性和功能性,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它被广泛用于肉制品、乳制品和植物蛋白制品中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在面条加工中,加入谷氨酰胺转氨酶可以促进其他蛋白质与面筋蛋白之间的交联作用,改善面筋网络组织结构,从而提升成品面条的品质。
用途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酶制剂、蛋白质改性剂和稳定剂/凝固剂,能够催化蛋白质形成凝胶,赋予食品更好的可塑性和凝胶性。它广泛用于面食、肉食品加工、植物蛋白和水产品加工,提高含蛋白质食品的持水能力和弹性,以克服筋力差的问题。
生产方法谷氨酰胺转氨酶可以从动物肝脏中提取,但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由放线菌(如Streptomyces, Streptovertillium mobaraense)或细菌培养后,在室温下用水提取并经冷乙醇处理而得。中国无锡轻工业大学已成功获得5L发酵罐的酶活力为1.5 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