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1,8-diazabicyclo[5.4.0]undec-6-ene-8-carboxylate | 1309041-5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1,8-diazabicyclo[5.4.0]undec-6-ene-8-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tert-butyl 3,4,6,7,8,9-hexahydro-2H-pyrimido[1,2-a]azepine-1-carboxylate
tert-butyl 1,8-diazabicyclo[5.4.0]undec-6-ene-8-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309041-54-0
化学式
C14H24N2O2
mdl
——
分子量
252.357
InChiKey
VWNZGDLPBKHGE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32.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BU 促进碳酸二酯的亲核活化
    摘要:
    碳酸二酯在脒碱 DBU(1,8-二氮杂双环 [5.4.0] undec-7-ene)存在下的反应性已被首次研究。有机碳酸酯可以通过 DBU 活化,形成 N-烷氧基羰基乙烯酮胺 2 作为最终产物。后一种物质可以通过相应的 N-烷氧基羰基-脒阳离子 1 + 被脒碱去质子化而形成。我们首次在固态(X 射线晶体结构测定,IR)和溶液(NMR)中分离和表征了一些 1+ 氯化物盐,并研究了它们对有机碱的反应性。还探索了 1+ 和 2 与甲醇的反应性。乙烯酮胺 2 表现为“CO 2 R”载体,
    DOI:
    10.1002/ejoc.2010017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BU-Promoted Nucleophilic Activation of Carbonic Acid Diesters
    作者:Marianna Carafa、Ernesto Mesto、Eugenio Quaranta
    DOI:10.1002/ejoc.201001725
    日期:2011.5
    The reactivity of carbonic acid diester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amidine base DBU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 Organic carbonates can be activated by DBU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N-alkoxycarbonyl ketene aminal 2 as the ultimate product. The latter species may form through deproton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alkoxycarbonyl-amidinium cation 1 + by the
    碳酸二酯在脒碱 DBU(1,8-二氮杂双环 [5.4.0] undec-7-ene)存在下的反应性已被首次研究。有机碳酸酯可以通过 DBU 活化,形成 N-烷氧基羰基乙烯酮胺 2 作为最终产物。后一种物质可以通过相应的 N-烷氧基羰基-脒阳离子 1 + 被脒碱去质子化而形成。我们首次在固态(X 射线晶体结构测定,IR)和溶液(NMR)中分离和表征了一些 1+ 氯化物盐,并研究了它们对有机碱的反应性。还探索了 1+ 和 2 与甲醇的反应性。乙烯酮胺 2 表现为“CO 2 R”载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艾才派硕 甲基7-氮杂双环[4.1.0]庚-3-烯-7-羧酸酯 甲基2,5-二甲基-1H-氮杂卓-1-羧酸酯 氯化二氢1-[3-(3,5,7-三甲基-2-羰基-2,3--1H-吖庚英-1-基)丙基]哌啶正离子 氮杂环庚烷-2-酮肟 氮杂环丁烷并[1,2-a]噻吩并[2,3-c]吡咯 氮杂环丁烷并[1,2-a][1,3]二氧杂环戊并[4,5-c]吡咯 氮杂环丁烷并[1,2-a][1,2]恶唑并[3,4-d]氮杂卓 氮杂卓-2,7-二酮 替尼拉平 戊四唑 吖庚英并[2,1-a]异喹啉-5(4H)-硫酮,3-甲基- 他利克索 乙基7-氧代-6-氮杂双环[3.2.0]庚-3-烯-6-羧酸酯 [4-(4-甲基苯氧基)苯基]磺酰氯 N-叔丁基-6-甲氧基-5H-吡啶并[2,3-c]氮杂-9-胺 N-丁基-6-甲氧基-5H-吡啶并[2,3-c]氮杂-9-胺 N-Boc-2,3,4,5-四氢氮杂卓 N,N-二乙基-6-硝基-3H-氮杂-2-胺 N,N-二乙基-6-甲氧基-5H-吡啶并[2,3-c]氮杂-9-胺 DL-氨基己内酰胺 C-(6,7,8,9-四氢-5H-[1,2,4]噻唑并[4,3-a]-氮杂革-3-基)-甲基胺 9-氮杂双环[4.2.1]壬-2,4-二烯-9-甲醛 9-氮杂双环[4.2.1]壬-2,4-二烯 9-氮杂双环[4.2.1]壬-2,4,7-三烯-9-甲醛 9-氧杂-6-氮杂三环[4.3.1.03,8]癸-2,4,7-三烯 8-甲基-7H-吡啶并[1,2-a]氮杂-6-酮 7-氧代-6,7-二氢-1H-氮杂卓-4-羧酸 7-氧代-6,7-二氢-1H-氮杂卓-4-磺酰胺 7-乙基-9-甲基-6,7,8,9-四氢-5H-吡嗪并[2,3-d]氮杂卓-2-胺 7-(4-氟苯基)-3,4,5,6-四氢-2H-氮杂卓 6-甲氧基-N-丙基-5H-吡啶并[2,3-c]氮杂-9-胺 6-氮杂双环[3.2.1]辛-3-烯-7-酮 6-氮杂双环[3.2.1]辛-2-烯-7-酮 6-氧杂-4-氮杂三环[5.2.1.04,8]癸-1(9),2,7-三烯 6-BOC-2-溴-5,6,7,8-四氢-4H-噻唑并[4,5-D]吖庚因 6,7-二氮杂三环[5.4.1.01,5]十二碳-2,4,8,10-四烯 6,7-二氢-9-羟基-6-氧代-5H-吡啶并[3,2-b]氮杂卓-8-羧酸乙酯 6,7-二氢-5H-吡啶并[2,3-b]氮杂革-8(9H)-酮 6,7,8,9-四氢-5H-嘧啶并[4,5-d]氮杂卓 6,7,8,9-四氢-5H-咪唑并[1,2-a]氮杂卓-2-甲醛 6,7,8,9-四氢-5H-咪唑[1,2-a]氮杂卓 6,7,8,9-四氢-5H-吡啶并[3,4-c]氮杂卓 6,7,8,9-四氢-5H-吡啶并[3,2-B]氮杂 6,7,8,9-四氢-5H-吡啶并[2,3-d]吖庚因 6,7,8,9-四氢-5H-[1,2,4]噻唑并[4,3-a]氮杂卓-3-硫醇 6,7,8,9-四氢-2-(苯甲基)-5H-嘧啶并[4,5-d]氮杂卓 6,11-二氮杂三环[5.4.0.04,8]十一碳-1(11),4,7,9-四烯 5H-嘧啶并[4,5-d]氮杂卓 5H-嘧啶并[4,5-b]氮杂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