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氟硼酸镉 | 14486-19-2

中文名称
氟硼酸镉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admium(II) tetrafluoroborate
英文别名
cadmium fluoroborate;cadmium tetrafluoroborate;cadmium flouroborate;cadmium (II) fluoroborate;Cadmium(2+);tetrafluoroborate
氟硼酸镉化学式
CAS
14486-19-2
化学式
2BF4*Cd
mdl
——
分子量
286.019
InChiKey
VYVGTLCDZNDTD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485 g/mL at 25 °C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极易溶于水、乙醇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等级:
    6.1(b)
  • 危险品标志:
    T,C
  • 安全说明:
    S26,S27,S28,S36/37/39,S45,S53
  • 危险类别码:
    R45
  • 海关编码:
    282690903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922 8/PG 3
  • RTECS号:
    EV0525000
  • 包装等级:
    III
  • 危险类别:
    6.1(b)

SDS

SDS:5b279d00a9b8a8a6f1e7be125838e9e5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氟硼酸镉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dmium fluoroborate;Cadmium fluobora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4486-19-2
分子式: Cd(BF 4 ) 2
分子量: 286.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氟硼酸镉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氟硼酸镉 100 14486-1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有毒。误服或吸入粉尘会中毒。刺激皮肤。吸入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肺水肿;误服,出现急性胃肠炎。慢性影响可损害肾、肺,影响钙、磷代谢,发生氟骨症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为致癌物,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镉、氟化氢、氧化硼、氧化镉。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水、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用湿砂土混合,然后小心扫起,倒至空旷地方深埋。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0.05mg(尘)/m3前苏联MAC:0.05/0.01mg/m3美国TLVTN: 0.05mg(Cd)/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易潮解。
pH: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2.2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Cd(BF 4 ) 2
分子量: 286.0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
主要用途: 用于电镀工业,有色金属焊接。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镉、氟化氢、氧化硼、氧化镉。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250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61515
UN编号: 257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专人保管。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应与酸类、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5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用作有色金属焊剂和电镀液组分
类别:农药
毒性分级:高毒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₅₀:250 毫克/公斤;吸入-小鼠 LC₅₀:650 毫克/立方米(10 分钟)

可燃性危险特性:热分解时排出有毒的含镉、氟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应存放在通风低温干燥的库房中,并与食品及酸类分开存放和运输
灭火剂:砂土、水
职业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0.05 毫克/立方米(镉)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氧化碲氟硼酸镉氟化铵 、 tetrafluoroboric acid 、 硼酸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cadmium tellu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CdTe thin films
    摘要: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CdTe thin films have been studied.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ata obtained have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ductivity type and semiconductor parameters (E-g, B, and alpha) of the films.
    DOI:
    10.1134/s0020168508080049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but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在 Cd-amalgam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氟硼酸镉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chemical generation of soluble and reactive cadmium, lead, and thallium cations in noncoordinating solvents. Relative strengths of perchlorate, tetrafluoroborate, and hexafluorophosphate ligation in dichloromethane and benzene
    摘要:
    DOI:
    10.1021/ja00224a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on of Cd(II) compounds with a chelating ligand 2,2′-dipyridiylamine (Hdpa): Anion effect, catalytic activities and luminescence
    作者:Byeong Kwon Park、Geun Hee Eom、Soo Hyun Kim、Han Kwak、Seung Man Yoo、Yu Jin Lee、Cheal Kim、Sung-Jin Kim、Youngmee Kim
    DOI:10.1016/j.poly.2009.10.024
    日期:2010.2
    Six new structures of Cd(II) complexes containing Hdpa ligands have been determined. With chloride and bromide, Cd(II) ions produce halide-bridged dinuclear units 1 and 2 while CdI2 produces mononuclear unit 3 without halide-bridging. Cd(II) ions produce mono-Hdpa complex 4 with chelating benzoate, di-Hdpa complex 5 with coordinating NO3- anion, and tri-Hdpa complexes 6 and 7 with non-coordinating
    已经确定了含有Hdpa配体的Cd(II)配合物的六个新结构。与氯化物和溴化物一起,Cd(II)离子产生卤化物桥接的双核单元1和2,而CdI 2产生没有卤化物桥接的单核单元3。镉(II)离子产生单HDPA复杂4与螯合苯甲酸酯,二- HDPA复杂5是协调NO3-阴离子,和三- HDPA络合物6和7与非配位ClO4-和BF4-阴离子。Cd(II)-Hdpa配合物的一维,二维或三维结构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产生。化合物4,5,和6有效地催化了各种用甲醇酯的酯基转移,而1,2,3和7都显示了非常缓慢的转换。由催化剂中所示的酯基转移反应6是非常有效的,这些化合物中最好的1 - 7。另外,所有的化合物1 - 7在与配体(HDPA)已示出的类似的发光性能λ最大 = 352纳米,它表明其排放量似乎归因于π-π* intraligand荧光。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ome zinc, cadmium and mercury(II) derivatives of bis(4-methylpyrazol-1-yl) alkanes
    作者:C. Pettinari、C. Santini、D. Leonesi、P. Cecchi
    DOI:10.1016/s0277-5387(00)83450-6
    日期:1994.5
    e, L, and various MX2 (M = Zn, X = Cl, Br or I; M = Cd, X = Cl, I or NO3; M = Hg, X = Cl, Br, I, CN or SCN) gives the 1:1 adducts [L]MX2, which are air- and thermally stable. The ligand also gives 2:1 [L]2Zn(CF3SO3)2·2H2O, [L]2Zn(NO3)2·3H2O, [L]2Cd(ClO4)2·H2O, [L]2Hg(CF3CO2)2} and 3:1 [L]3Zn(ClO4)2, [L]3Zn(BF4)2, [L]3Zn(CF3CO2)2·H2O, [L]3Cd(BF4)2·H2O, [L]3Hg(ClO4)2·H2O} adducts with good acceptors
    双(4-甲基吡唑-1-基)甲烷L与各种MX 2(M = Zn,X = Cl,Br或I; M = Cd,X = Cl,I或NO 3 ; M = Hg ,X = Cl,Br,I,CN或SCN)得到1:1的加合物[L] MX 2,它们在空气和热方面均稳定。配体还给出2:1 [L] 2 Zn(CF 3 SO 3)2 ·2H 2 O,[L] 2 Zn(NO 3)2 ·3H 2 O,[L] 2 Cd(ClO 4)2 ·H 2 O,[L] 2 Hg(CF 3 CO 2)2}和3:1 [L] 3 Zn(ClO 4)2,[L] 3 Zn(BF 4)2,[L] 3 Zn(CF 3 CO 2)2 ·H 2 O,[L] 3 Cd (BF 4)2 ·H 2 O,[L] 3 Hg(ClO 4)2 ·H 2 O}与良好的受体加成。所有配合物均已通过分析和光谱(红外,远红外,1 H和13 C NMR)数据进行了表征。加合物[L]
  • Molecular squares, cubes and chains from self-assembly of bis-bidentate bridging ligands with transition metal dications
    作者:Andrew Stephenson、Michael D. Ward
    DOI:10.1039/c1dt10263j
    日期:——
    [M4(Lth)6](BF4)8 (M = Co, Ni, Cu) are likewise molecular squares with similar structures to [Ni4(Lfur)6](BF4)8 with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the two crosslinked double helicate M2L2 units are now homochiral. The Cd(II) complexes both behave quite differently to the first-row metal complexes, with [Cd(Lfur)(BF4)](BF4) being a simple mononuclear complex with a single ligand in which the furan oxygen atom
    两个新的配体L fur和L th由两个螯合的吡唑基-吡啶末端组成,它们经由亚甲基基团连接至呋喃-2,5-二基或噻吩-2,5-二基间隔基。这些与一系列过渡金属指示物的反应更喜欢八面体协调提供了一系列基于2M:3L比率的异常结构。[M 8(L fur)12 ] X 16(M = Co,Cu,X = BF 4; M = Zn,X = ClO 4)是具有近似D 4对称性的八核立方体,其中两个环状四核螺旋体M 4 L 4个单元通过四个附加的“柱状”配体连接。相反,[Ni 4(L fur)6 ](BF 4)8是由两个双核Ni 2 L 2组成的中心对称分子正方形。通过一对额外的L Fur配体连接的相反手性的单元,以使Ni 4方形的四个边缘被两个和一个桥接配体交替跨越。[M 4(L次)6 ](BF 4)8(M =钴,镍,铜)同样分子正方形具有类似结构,以[镍4(L毛皮)6 ](BF 4)8与显著区别在于两个交联的双螺旋M
  • XeF<sub>2</sub> as a Ligand in a Coordination Compound with the BF<sub>4</sub><sup>-</sup> Anion
    作者:Gašper Tavčar、Boris Žemva
    DOI:10.1021/ic048684p
    日期:2005.3.1
    The first tetrafluoroborate compound with XeF2 coordinated to a metal center, [Cd(XeF2)](BF4)2, has been synthesized.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a with a = 8.785(11) A, b = 9.079(2) A, c = 10.718(6) A, beta = 110.824(6), and Z = 4. Its crystal structure and that of Cd(BF4)2 have been solved. The latter crystallizes in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bca. Both syntheses were performed in
    已经合成了XeF2与金属中心配位的第一种四氟硼酸盐化合物[Cd(XeF2)](BF4)2。它在a = 8.785(11)A,b = 9.079(2)A,c = 10.718(6)A,β= 110.824(6)和Z = 4的单斜空间群P21 / a中结晶。解决了Cd(BF4)2的问题。后者在正交空间群Pbca中结晶。两种合成均在室温下于aHF作为溶剂进行,得到无色固体。固体的拉曼光谱与晶体学发现一致。已显示[Cd(XeF2)](BF4)2在aHF中与X​​eF2和Cd(BF4)2处于平衡状态。
  •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tetrahedral M<sub>4</sub>L<sub>6</sub>cage complexes containing guest anions: new structures and NMR spectroscopic studies
    作者:Ian S. Tidmarsh、Brian F. Taylor、Michaele J. Hardie、Luca Russo、William Clegg、Michael D. Ward
    DOI:10.1039/b816864d
    日期:——
    new examples have been structurally characterised, including an example with a new ligand (Lanth), the first example with a second-row transition metal ion [Cd(II)], and the first example of a cage containing a dianionic guest (hexafluorosilicate). The series of structurally similar Co(II) complexes [Co4L6(BF4)](BF4)7 (L = LPh, Lnaph and Lanth) have been examined in detail by NMR spectroscopy. The 1H
    一系列配位体L的博士,L萘和L ANTH,其含有两个二齿吡唑基吡啶用芳香族(分别为1,2-苯基,2,3-萘基或2,3-蒽基)间隔基隔开的末端已用于制备[M 4 L 6 ] X n形式的四面体笼式配合物,其中双齿双桥配体跨越M 4四面体的六个边缘中的每一个,并且一个阴离子键合在中心腔中。在结构上已表征了几个新实例,包括带有新配体(L anth)的实例,带有第二行过渡金属离子[Cd(II)]的第一个实例以及包含双阴离子客体(六氟硅酸盐)。系列结构相似的Co(II)配合物[Co 4 L6(BF 4)](BF 4) 7(L = L博士,L萘和L ANTH)已经在通过NMR光谱法详细地检查。的1个1 H NMR谱是高度偏移-110和90 ppm的之间,但光谱可以通过测量的相关被完全分配Ť 1与从顺磁性的Co(配合物的质子的距离弛豫时间II)中心。1 H DOSY测量已用于估计扩散常数,该常数确认了溶液中笼的结构完整性,而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