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编号: | 51018 |
CAS: | 7601-89-0 |
中文名称: | 高氯酸钠 |
英文名称: | sodium perchlorate |
别 名: | 过氯酸钠 |
分子式: | NaClO 4 |
分子量: | 122.45 |
熔 点: | 482℃(分解) |
密 度: | 相对密度(水=1)2.53 |
蒸汽压: | |
溶解性: | 溶于水、乙醇 |
稳定性: | 稳定 |
外观与性状: | 无色或白色斜方晶系结晶,有吸湿性 |
危险标记: | 11(氧化剂) |
用 途: | 制造炸药,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等 |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生产高氯酸钠。
电解法:将工业氯酸钠在溶解槽内加水,通入蒸汽于45~50℃下溶解,使其饱和(溶液含氯酸钠650~700 g/L)。之后加入氢氧化钡除去铬酸根等杂质,并进行过滤。将澄清液送入电解槽,在电流强度为1500 A、槽电压为5~6 V、pH 6~7、电解温度为50~70℃下进行连续电解,生成的高氯酸钠溶液浓度达700 g/L时,经蒸发浓缩,冷却至30℃析出结晶。固液分离后,在80~100℃下进行气流干燥,制得高氯酸钠。
电解氧化法:将滤过的NaClO3 200g溶解在400mL水中作为电解液。使用铂阳极和镍阴极,阳极电流密度为0.7~0.8A/cm²,阳极面积25cm²,电解3~4h。电解液温度控制在10~15℃。不断检验电解液中NaClO4的含量。方法是取1mL电解液,加入25mL 0.1mol/L FeSO₄溶液(事先以KMnO₄测定其滴定度),置于锥形瓶中,在CO₂气氛中煮沸。待溶液冷却后稀释至200mL,用0.1mol/L KMnO₄滴定剩余的FeSO₄溶液。当90%~96%的NaClO3已转变为NaClO4时停止电解。将溶液在瓷器皿中蒸干、结晶。
碳酸钠中和法:把100g Na₂CO₃·10H₂O溶于300mL水中,向此热溶液中缓缓加入194mL 30%HClO₄至石蕊呈很微弱酸性。放置1h后检验反应情况,必要时可加入少量Na₂CO₃或HClO₄。若生成沉淀则进行过滤。所得滤液于水浴上蒸发至干,再将该容器在砂浴下真空加热到100~150℃,缓慢升温至180~200℃保温直至不再有HClO₄白烟逸出。剩余物用尽量少的冷水溶解(必要时过滤)。将此溶液在水浴上蒸发至粥状,并用砂芯漏斗抽滤、干燥,最后逐渐升温至220~230℃。无水NaClO₄产量为65~68g(90%)。
高氯酸钠主要用于分析试剂和氧化剂。
详细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