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铁又名红色氧化铁,呈深红色粉末或黑色块状物。其相对密度为5.24,熔点为1565℃。它不溶于水,但可缓慢溶解于酸中。在灼烧时会释放氧气,并可通过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得到铁。三氧化二铁主要由煅烧氢氧化铁或硝酸铁制得,广泛用作催化剂、研磨剂、红色颜料、铁磁芯、抛光剂以及分析试剂。
颜料应用三氧化二铁也被称为氧化铁红,是一种红色粉末,分子式为Fe2O3。它主要的矿物成分是赤铁矿。黏土中通常含有不同量的铁质,陶瓷原料也不例外。这种物质对瓷器制品的白度有一定影响,但可以用来调配各种颜色,如红色、茶色和黑色等,并能配制出青、红、黄、棕、黑等多种釉色。
据陈万里在《中国青瓷史略》中所述:“含有氧化铁的色釉,在氧化气氛下烧成会呈现黄色;经过还原火则会变成青色,这就是所谓的青釉。”在《景德镇的颜色釉》一文中提到,“Fe2O3除了作为青釉着色剂外,还能够与锰、铬、锌等氧化物适当配合以生成棕色,并且通过钴、锰、铜、铬和镍的化合物配合则可以制得黑色。而在低温氧化气氛中烧成时,则可呈现红色,著名的矾红和珊瑚红就是采用Fe2O3着色而成的。”
此外,《陶瓷工艺》中还提到:“中国南方瓷胎中铁含量较高而钛含量较低,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会呈现出一种白里泛青的独特色调,深得人们的喜爱。但如果烧成气氛控制不当,则可能出现令人不适的黄白色制品。”因此,为了获得较为纯净和高白度的瓷器制品,需要在原料加工过程中去除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