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opper carb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opper carbide
英文别名
acetylene; copper (II)-acetylenide;Acetylen; Kupfer(II)-acetylenid;copper;acetylide
copper carb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Cu
mdl
——
分子量
87.568
InChiKey
NPKGQBIUYHHPO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6
  • 重原子数:
    3.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opper carbide 反应 2.0h, 生成 甲烷
    参考文献:
    名称:
    Low-Temperature Production of Genuinely Amorphous Carbon from Highly Reactive Nanoacetylide Precursors
    摘要:
    乙酰化铜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爆炸性化合物。然而,当乙酰化铜晶体的尺寸缩小到纳米级时,由于热导率大大降低,从而抑制了爆炸性链式反应,其爆炸性也随之消失。这种较低的爆炸性可用于生产新型碳材料。一般来说,无定形碳是通过有机化合物在高温下碳化而制备的,高温会导致石墨部分结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由于乙酰化铜的高反应性,碳化反应可以在较低的退火温度(低于 150°C)下进行,从而避免了结晶过程,并能生产出真正的非晶碳材料。
    DOI:
    10.1155/2016/7840687
  • 作为产物:
    描述: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在 氧气 作用下, 生成 copper carbide
    参考文献:
    名称:
    Morita, 1955, vol. 19, p. 167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tic method for ethynyl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摘要:
    一种制备乙炔芳香醛的方法,包括将保护的铜(I)乙炔盐与卤素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反应,以产生保护的乙炔芳香醛。保护的乙炔芳香醛可以去保护得到乙炔末端的芳香醛,用于制备乙炔基席夫碱单体和其导电聚合物。
    公开号:
    US05321165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Gold(I) Acetylides.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 of {[η<sup>2</sup>-(Ph<sub>3</sub>P)AuC⋮CFc]Cu(μ-Cl)}<sub>2</sub>
    作者:Heinrich Lang、Stefan Köcher、Stephan Back、Gerd Rheinwald、Gerard van Koten
    DOI:10.1021/om010183d
    日期:2001.5.1
    chemistry of 5 and (Ph3P)AuC⋮CFc (6) toward different copper(I) halides [CuX]n (7a, X = Cl; 7b, X = Br) is presented. While heterodinuclear 6 affords with equimolar amounts of 7a hexanuclear [η2-(Ph3P)AuC⋮CFc]Cu(μ-Cl)}2 (8), homobinuclear 5 produces with 7b in a 1:1 molar ratio via ligand exchange polymeric [CuC⋮C]n (10) and mononuclear (Ph3P)AuBr (11). A fea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乙炔(Ph 3 P)AuC⋮CC 6 H 3(CH 2 NMe 2)2 -3,5(3)可通过(Ph 3 P)AuCl(1)与HC⋮CC反应获得6 H 3(CH 2 NMe 2)2 -3,5(2)的摩尔比为1:1。(Ph 3 P)AuC⋮CSiMe 3(4)的碱催化去甲硅烷基化反应生成同双(I)物种(Ph 3 P)AuC⋮CAu(PPh 3)(5)。但是,(Ph 3 P)AuC⋮CH的中间形成无法被证明,但很有可能。提出了5和(Ph 3 P)AuC⋮CFc(6)对不同的卤化(CuX )n(7a,X = Cl; 7b,X = Br)的配位化学。而异双核6提供与等摩尔量的图7a六核[η 2 - (PH 3 P)的AuC⋮CFC]的Cu(μ-Cl)的} 2(8),homobinuclear 5与产生图7b以1:通过配体1的摩尔比交换聚合物[CuC⋮C] n(10)和单核(Ph 3 P)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Ag: MVol.B3, 16.2.1.1, page 265 - 267
    作者:
    DOI:——
    日期:——
  • Durand, J.,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23, vol. 177, p. 693 - 695
    作者:Durand, J.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a: MVol.B3, 89, page 845 - 848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Cu: MVol.B1, 46, page 95 - 97
    作者: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