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loso-3-(3-bromo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 | 237739-3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loso-3-(3-bromo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
英文别名
——
closo-3-(3-bromo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化学式
CAS
237739-36-5
化学式
C5H17B10Br
mdl
——
分子量
265.204
InChiKey
VRCDKCRPVJXDI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loso-3-(3-bromo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 在 potassium acetate 、 LiAlH4 、 HCl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酸酐溶剂黄146 为溶剂, 生成 closo-3-(3-hydroxy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硼插入反应,包括双插入反应产物的结构,对邻位-3-和间位-2-取代的碳硼烷进行合成和表征
    摘要:
    提出了硼插入反应的例子,其中将官能化的烯烃或醇插入双糖脂离子的开放面中。两者的硼插入产品邻-和间位-carborane被合成,如闭合碳-3-(3-溴丙基)-1,2-二碳-十二硼烷,6A,和闭合碳-2-(3-溴丙基)-1, 7-二卡巴多癸硼烷,6b。尽管不能直接使用此方法直接合成邻-3-烷基和间-2-烷基羟基-碳硼烷衍生物8a或8b,但可以先通过将溴化产物6a官能化来制备它们和6b分别为它们的乙酸酯衍生物7a和7b。然后,可以将这些乙酸酯衍生物分别还原为醇8a和8b。对称或不对称的双硼插入反应采用1,6-双合成(闭合碳-1,2-二碳-3- dodecaboranyl)己烷,9,和1,4-双(闭合碳-1,2- dicarba- 3-十二硼烷基)-1-氧杂丁烷,11。这两种类型的硼插入产品,4-(闭合碳-1,2-二碳-3- dodecaboranyl)-4- oxabut -1-烯,10,和图8
    DOI:
    10.1016/s0277-5387(99)00038-8
  • 作为产物:
    描述:
    dodecahydro-7,8-dicarba-nido-undecaborate (1-) 、 (3-bromopropyl)dichloroborane 在 NaH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庚烷正戊烷 为溶剂, 以30%的产率得到closo-3-(3-bromopropyl)-1,2-dicarbadodeca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硼插入反应,包括双插入反应产物的结构,对邻位-3-和间位-2-取代的碳硼烷进行合成和表征
    摘要:
    提出了硼插入反应的例子,其中将官能化的烯烃或醇插入双糖脂离子的开放面中。两者的硼插入产品邻-和间位-carborane被合成,如闭合碳-3-(3-溴丙基)-1,2-二碳-十二硼烷,6A,和闭合碳-2-(3-溴丙基)-1, 7-二卡巴多癸硼烷,6b。尽管不能直接使用此方法直接合成邻-3-烷基和间-2-烷基羟基-碳硼烷衍生物8a或8b,但可以先通过将溴化产物6a官能化来制备它们和6b分别为它们的乙酸酯衍生物7a和7b。然后,可以将这些乙酸酯衍生物分别还原为醇8a和8b。对称或不对称的双硼插入反应采用1,6-双合成(闭合碳-1,2-二碳-3- dodecaboranyl)己烷,9,和1,4-双(闭合碳-1,2- dicarba- 3-十二硼烷基)-1-氧杂丁烷,11。这两种类型的硼插入产品,4-(闭合碳-1,2-二碳-3- dodecaboranyl)-4- oxabut -1-烯,10,和图8
    DOI:
    10.1016/s0277-5387(99)00038-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