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已对Cu(3-AMI)4(ClO 4)2和Cu(3-AMI)4(NO 3)2进行了EPR研究[3-AMI = 3-氨基,5-甲基异恶唑]在室温(300 K)和液氮温度下均以多晶和溶液形式存在,以获得立体化学信息和金属-配体键的性质。即使在室温下,也可以在这些络合物中获得Cu(II)超细系,这对于非稀释的Cu(II)络合物而言是罕见的。在上述温度下,在这些络合物的多晶样品中,未从结合氮获得配体超细(LHF)结构,从而无法更准确地估计σ-结合强度。在液氮温度(LNT)下,光谱参数和分辨率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以上参数是在MeCN和Cu(3-AMI)4(ClO 4)2的吡啶溶液中获得的在LNT处获得的具有可比较的量级,其多晶值表明在这些溶剂中较少的溶剂化。在甲酸吡啶溶液中,在上述样品的垂直组分上观察到的由键合氮形成的LHF结构使我们能够比其他情况更准确地计算σ键强度。在Cu(3-AMI)4(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