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ilver(l) oxide | 20667-1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lver(l) oxide
英文别名
silver oxide;Ag2O;silver(I) oxide;silver;hydrate
silver(l) oxide化学式
CAS
20667-12-3
化学式
Ag2O
mdl
——
分子量
231.736
InChiKey
VFWRGKJLLYDFB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00°C (dec.)
  • 密度:
    7,143 g/cm3
  • 溶解度:
    不溶于乙醇;溶于酸溶液、碱溶液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稳定性/保质期:
    - 与有机物或易氧化物摩擦可引起燃烧。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3
  • 重原子数:
    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ADMET

代谢
银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吸入被吸收,而银化合物也可以通过口服和皮肤接触被吸收。银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尤其是肝脏。不溶的银盐转化为可溶的银硫化蛋白盐,与RNA、DNA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或羧基团结合,或者被抗坏血酸或儿茶酚胺还原成金属银。金属银被氧化,可能会沉积在组织中,导致银质沉着病。银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Silver and its compounds can be absorbed via inhalation, while silver compounds can also be absorbed orally and dermally. It distributes throughout the body in the blood, particularily to the liver. Insoluble silver salts are transformed into soluble silver sulfide albuminates, bind to amino or carboxyl groups in RNA, DNA, and proteins, or are reduced to metallic silver by ascorbic acid or catecholamines. Metallic silver is oxidized and may deposit in the tissues, causing arygria. Silver is eliminated primarily in the faeces.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毒性总结
金属银被氧化并可能在组织中沉积,导致银质沉着病。银离子已知能抑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Na+,K+-ATP酶活性,分别干扰硒催化的硫醇氧化还原反应和细胞内离子浓度。银纳米颗粒被认为会破坏线粒体呼吸链,导致氧化应激、ATP合成减少和DNA损伤。
Metallic silver is oxidized and may deposit in the tissues, causing arygria. The silver ion is known to inhibit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NA+,K+-ATPase activity, disrupting selenium-catalyzed sulfhydryl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s and intracellular ion concentrations, respectively.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believed to disrupt the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causing oxidative stress, reduced ATP synthesis, and DNA damage. (L808, A243, A244, A245, A246)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致癌物分类
对人类无致癌性(未列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清单)。
No indication of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 (not listed by IARC).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健康影响
银本身对人类并不有毒,但大多数银盐都有毒。在大剂量下,银及其化合物可以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在各种身体组织中沉积,导致银质病,这种病症会导致皮肤、眼睛和粘膜呈现蓝灰色的色素沉着。银质病是罕见的,尽管据目前所知,这种状况并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其他伤害,但它会毁容并且通常是永久性的。银质病的轻微形式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发绀。
Silver itself is not toxic to humans, but most silver salts are. In large doses, silver and compounds containing it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nd become deposited in various body tissues, leading to argyria, which results in a blue-grayish pigmentation of the skin, eyes, and mucous membranes. Argyria is rare, and although, so far as known, this condition does not otherwise harm a person's health, it is disfiguring and usually permanent. Mild forms of argyria are sometimes mistaken for cyanosis. (L809)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口服(L808);吸入(L808);皮肤给药(L808)
Oral (L808) ; inhalation (L808) ; dermal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 症状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银可能会导致一种称为银质病的状况,这是一种皮肤和其他身体组织的蓝灰色色素沉着。银质病是一种永久性的影响,但似乎对健康无害。空气中高浓度银的暴露已经导致呼吸问题、肺和喉咙刺激以及胃痛。银与皮肤的接触可能会导致一些人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如皮疹、肿胀和炎症。(L808)
Exposure to high levels of silv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may result in a condition called arygria, a blue-gray discoloration of the skin and other body tissues. Argyria is a permanent effect but does not appear to be harmful to health. Exposure to high levels of silver in the air has resulted in breathing problems, lung and throat irritation, and stomach pains. Skin contact with silver can cause mild allergic reactions such as rash, swelling, and inflammation in some people. (L808)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5.1
  • 危险品标志:
    O,C
  • 安全说明:
    S17,S26,S3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8,R34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84329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479 5.1/PG 2
  • 危险类别:
    5.1
  • RTECS号:
    VW4900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标志:
    GHS03,GHS05,GHS09
  • 危险性描述:
    H271,H318,H41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20,P273,P280,P305 + P351 + P338,P501
  • 储存条件:
    应将产品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库房中,并注意避光、密封保存。

SDS

SDS:eafb8057aa65b98272bc11ef63370274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氧化银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氧化性固体 (类别 1)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71 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3 吞咽可能有害。
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10 切勿受热。
P220 保持远离/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21 采取一切防范措施,避免与可燃 物混合。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事故响应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06 + P360 如衣服沾污: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沾污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70 + P378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P371 + P380 + P375 发生大火和大面积火灾时:因有爆炸危险,须撤离现场,远距离救火。
P391 收集溢出物。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Ag2O
分子式
: 231.7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Disilver oxide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20667-12-3
No.) 243-957-1
EC-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银/氧化银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用水喷雾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
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光线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物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粉末
颜色: 深灰
b) 气味
无臭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不适用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7.143 g/cm3
n) 水溶性
0.0016 g/l 在 20 °C - 微溶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发光。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强酸, 氨, 胺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雄性和雌性 - 3,804 mg/kg
皮肤刺激或腐蚀
皮肤 - 兔子 - 无皮肤刺激 - 4 h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4
眼睛刺激或腐蚀
眼睛 - 兔子 - 可对眼睛造成严重损伤。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试验指南405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可能引起银中毒(由于银引起不溶性的白朊化物沉积导致皮肤和深层组织呈蓝色或蓝灰色),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VW4900000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1479 国际海运危规: 1479 国际空运危规: 1479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Disilver oxide)
国际海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Disilver oxide)
国际空运危规: Oxidizing solid, n.o.s. (Disilver oxide)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5.1 国际海运危规: 5.1 国际空运危规: 5.1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 国际海运危规: I 国际空运危规: 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氧化银(化学式:Ag₂O),分子量231.74,是一种棕黑色立方晶体或粉末。在光照下会逐渐分解为银和氧气,比重7.143(16.6℃)。于60~80℃干燥后几乎呈黑色,在300℃时开始分解,并且在250~300℃间加速分解。它稍微溶于水而呈碱性反应,可溶于氨水、氰化钾溶液、硝酸及硫代硫酸钠溶液,但在乙醇中难溶。潮湿状态下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有碱存在时,甲醛水溶液能使氧化银还原为金属银。与可燃有机物摩擦会引发燃烧。其氨溶液在长时间放置后,有时会析出具有强烈爆炸性的黑色晶体,可能是氮化银(Ag₃N)或亚氨基化银(Ag₂NH)。在有机合成中,氧化银常用来使羟基置换卤原子,或是作为氧化剂;在玻璃工业中,则用作着色剂。由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

水中溶解度(g/100ml)

20℃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度为1.3×10⁻³克。

应用

应用
氧化银呈棕黑色粉末,禁带宽度为2.25eV。在光照下会逐渐分解,在潮湿环境下易吸收二氧化碳;它广泛应用于净水剂、防腐剂、扣式电池及电子元器件材料和玻璃着色剂等方面;此外,氧化银还用作有机反应中的一种催化剂,以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在有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偶联反应等多种反应中发挥作用。

化学性质
氧化银为棕褐色立方结晶或棕黑色重质粉末,可溶于酸、氨水及醇,微溶于水。

用途

  • 用作氧化剂、分析试剂和防腐剂
  • 用于医疗及玻璃磨光剂、着色剂、净水剂
  • 在制药和有机合成中应用广泛;也可作为化学合成催化剂

用途(续)

  • 氧化银是氧化银电池的电极材料。它在有机合成中可作为弱氧化剂和弱碱,能与1,3-二取代咪唑盐及苯并咪唑盐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并用于替代不稳定的配体(如环辛二烯或乙腈),作为卡宾转移试剂进行过渡金属卡宾配合物的合成。
  • 在低温且存在水汽的情况下,氧化银可以将有机溴化物和氯化物转化为醇类;将苯甲基卤化物转化成苯甲基醚,并与碘甲烷组合使用作为甲基化试剂,在糖类甲基化分析及霍夫曼消去反应中应用广泛。
  • 用于醛的氧化为羧酸,以及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表面催化剂。
生产方法

通过硝酸银法来制备氧化银:硝酸银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氧化银,并经过洗涤、分离和干燥后得到成品。该反应式如下: 2AgNO₃ + 2NaOH → Ag₂O + 2NaN O₃ + H₂O

类别
  • 氧化剂
  • 急性毒性:口服-大鼠 LD50:2820毫克/公斤;口服-小鼠LD50:1027毫克/公斤
  •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有机物、易氧化物混合易爆
  • 可燃性危险特性:光照分解氧,遇易氧化物易燃
  •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需与燃料、有机物、易氧化物、硫和磷分开存放
灭火剂

水或砂土。

职业标准
  • TLV-TWA 0.01毫克(铝)/立方米
  • STEL 0.03毫克(铝)/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ilver(l) oxide 在 sulfur 作用下, 以 solid 为溶剂, 生成 三氧化硫
    参考文献:
    名称:
    Geuther, A.,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884, vol. 226, p. 232 - 24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silver(l) 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水碘物质与 Ag[sub 2]O∕Ag 表面的相互作用
    摘要:
    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之一是在不太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中对公众造成的潜在辐射剂量。从公共安全的角度来看,放射性碘是铀燃料最重要的裂变产物之一,因为它的燃料库存量大、挥发性高、具有放射性危害。此类事件将导致燃料和燃料通道损坏,并且假定放射性碘燃料库存的很大一部分将从反应堆堆芯释放到安全壳建筑物中。1-3 已经确定,在事故发生后,大部分释放的碘会迅速溶解并保留在整个安全壳建筑物中无处不在的水中。4 然而,由于在电离辐射存在的高度氧化条件下非挥发性碘物质不断转化为挥发性碘物质,一小部分可能会释放到气相中。5 由于其流动性,气态碘浓度是安全评估和事故后管理的关键参数。评估碘挥发性的一种感兴趣的反应是碘物质和银表面之间的反应。一些核反应堆的中子通量控制棒是由银镉制成的,假设银在一些事故场景中从反应堆堆芯释放到安全壳建筑环境中,它与碘水溶液反应形成不溶性碘化银可以控制碘行为。实际上,在模拟事故后遏制条件的工程
    DOI:
    10.1149/1.2435696
  • 作为试剂:
    参考文献:
    名称:
    WO2024094170A1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Bifunctional Copper Catalyst Enables Ester Reduction with H<sub>2</sub>: Expanding the Reactivity Space of Nucleophilic Copper Hydrides
    作者:Birte M. Zimmermann、Trung Tran Ngoc、Dimitrios-Ioannis Tzaras、Trinadh Kaicharla、Johannes F. Teichert
    DOI:10.1021/jacs.1c09626
    日期:2021.10.13
    activation of esters through hydrogen bonding and formation of nucleophilic copper(I) hydrides from H2, resulting in a catalytic hydride transfer to esters. The reduction step is further facilitated by a proton shuttle mediated by the guanidinium subunit. This bifunctional approach to ester reduc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shifts the reactivity of generally considered “soft” copper(I) hydrides to previously
    采用基于铜 (I)/NHC 配合物和胍有机催化剂的双功能催化剂,促进了以 H 2作为末端还原剂的催化酯还原成醇。这里采用的方法能够通过氢键同时活化酯,并从 H 2形成亲核的氢化铜 (I) ,从而导致氢化物催化转移到酯。由胍亚基介导的质子穿梭进一步促进了还原步骤。这种酯还原的双功能方法首次将通常认为的“软”氢化铜 (I) 的反应性转变为以前不反应的“硬”酯亲电子试剂,并为用催化剂和 H 2替代化学计量还原剂铺平了道路.
  • Ru(<scp>ii</scp>)–N-heterocyclic carbene complex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and biological determination
    作者:Lamia Boubakri、A. Chakchouk-Mtibaa、Abdullah S. Al-Ayed、L. Mansour、Nael Abutaha、Abdel Halim Harrath、L. Mellouli、I. Özdemir、S. Yasar、Naceur Hamdi
    DOI:10.1039/c9ra05605j
    日期:——
    respectively 70% and 90%. In addition, these two Ru–NHC complexes exhibited antifungal activity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Investigation of the anti-acetylcholinesterase activity of the studied complexes showed that compounds 3a, 3b, 3d and 3e exhibited good activity at 100 μg ml−1 and product 3d is the most active. In a cytotoxicity study the complexes 3 were evaluated against 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MDA-MB-231
    在Ar条件下,银( I ) N-杂环卡宾配合物与[RuCl 2 ( p -cymene)] 2在二氯甲烷中发生金属转移反应,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N-杂环卡宾配体的钌( II )配合物。所有新化合物均通过光谱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表征。发现这些钌( II )-NHC配合物是在KOH作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使用2-丙醇作为氢源进行酮转移氢化的有效预催化剂。钌 N-杂环卡宾配合物3a-f的抗菌活性用圆盘扩散法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行测定。化合物3d对用作指示细胞的六种细菌中的五种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产品3e抑制了所有六种测试微生物的生长。此外,使用 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 (DPPH) 和 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ABTS) 作为试剂对这些配合物3a-f的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化合物3b和3d具有
  • Expedient synthesis of NOxy-Heterocyclic Carbenes (NOHC) ligands and metal complexes using mechanochemistry
    作者:Aneta Wróblewska、Gaëtan Lauriol、Grzegorz Mlostoń、Xavier Bantreil、Frédéric Lamaty
    DOI:10.1016/j.jorganchem.2021.121914
    日期:2021.9
    nes (or NOHCs) possess structures related to 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 with potentially usefu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stabilization of metals. In order to prepare NOHC metal complexes, a multi-step synthesis involving mechanochemistry, and making use of ball-milling, was designed. A library of unprecedented NHOC metal complexes were tested for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 against HCT116 colorectal
    1,3-二(苄氧基)咪唑-2-亚基(或NOHC)具有与N-杂环卡宾(NHC)相关的结构,具有潜在的有用应用,包括金属的稳定化。为了制备 NOHC 金属配合物,设计了涉及机械化学和利用球磨的多步合成。测试了史无前例的 NHOC 金属配合物库对 HCT116 结肠直肠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所研究的复合物表现出类似的活性,与配体表现出的活性相当。然而,在银配合物5的情况下发现了显着的活性,其 IC 50值为 0.75 μM,与多柔比星相当。
  • Iridium and Rhod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Enantiopure Primary Amine-Tethered <i>N</i>-Heterocyclic Carben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Reactivity, and Catalytic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of Ketones
    作者:Kai Y. Wan、Florian Roelfes、Alan J. Lough、F. Ekkehardt Hahn、Robert H. Morris
    DOI:10.1021/acs.organomet.7b00915
    日期:2018.2.12
    a bimetallic iridium compound with (S,S)-11 as the bridging ligand. This compound contains interesting NH···Cl and NH···Ir noncovalent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Salt (S,S)-12·HPF6 reacts with silver oxide to yield [Ag2((S,S)-12)2](PF6)2 (20). Reagent 20 serves as an efficient transmetalation reagent to deliver to each rhodium in [RhCl(cod)]2 1 equiv of (S,S)-12 as a bidentate ligand to give [Rh(cod)((S
    咪唑鎓盐[(S,S)-t BuNC 3 H 3 NCHPhCHPhNH 2 ] PF 6,(S,S)-11· HPF 6是对映纯的“ Kaibene”配体t Bu-Kaibene ((S,S)-11在N-杂环卡宾(NHC)环-氮原子上具有叔丁基。通过将手性环状氨基磺酸酯与1-叔丁基咪唑回流,可以高产率和高纯度地制备它。同样((S,S)-12·在咪唑鎓环氮原子上具有异氰酸酯基的HPF 6以相同的方式制备,并用作Mes-Kaibene,(S,S)-12的来源。这些双齿Kaibene配体具有NHC和被手性接头隔开的伯胺。盐(S,S)-11· HPF 6或(S,S)-12· HPF 6与碱和AgI或CuI反应生成总共四个M(Kaibene) 2I化合物(M = Ag或Cu)。在22°C下,胺官能化的咪唑鎓阳离子经过氧化加成到[IrCl(cod)] 2(cod = 1,5-环辛二烯)中的铱(I),生
  • Synthesis of rhodium(I) and iridium(I) complexes of chiral N-heterocyclic carbe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作者:Gavin Dyson、Jean-Cédric Frison、Adrian C. Whitwood、Richard E. Douthwaite
    DOI:10.1039/b909290k
    日期:——
    and iridium complexes of chiral NHC–phenolimine and NHC–amine ligand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studied for asymmetr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X-ray and NMR spectroscopy show that for NHC–phenolimine complexes abstraction of chloride results in a change in ligand coordination from NHC only to chelating NHC–imine. Complexes of NHC–amines are inactive for transfer hydrogenation, whereas complexes of NHC–phenolimines
    铑 和 铱 手性NHC的配合物酚亚胺 和NHC-胺配体已经制备并研究了不对称转移 氢化。X射线和核磁共振波谱 证明对于NHC –酚亚胺 复杂的抽象 氯化物 导致配体配位从NHC变为螯合NHC –亚胺。NHC-胺的配合物对转移没有活性氢化,而NHC-苯酚亚胺的配合物在室温下对一定范围的含芳基酮具有活性。对映选择性对NHC非常敏感ñ-取代基导致主要对映体的转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