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棕土 | 12134-66-6

中文名称
棕土
中文别名
透明铁线;三氧化二铁;氧化铁水合物;铁氧体用氧化铁;纳米三氧化二铁;纳米磁性氧化铁;氧化铁,黄色;氧化铁;铁红;透明氧化铁红;氧化铁红;氧化高铁;磁性氧化铁红;α-相氧化铁;高导磁率氧化铁;氧化铁分散体;三氧化二铁(药用);铁丹;C.I.颜料红101;γ-三氧化二铁磁性微球;氧化铁(III)
英文名称
iron oxide
英文别名
diiron trioxide;iron(III) oxide;iron(III)oxide;ferrous oxide;ferric oxide;oxo(oxoferriooxy)iron
棕土化学式
CAS
12134-66-6;1309-37-1;12713-03-0
化学式
Fe2O3
mdl
——
分子量
159.692
InChiKey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38°C
  • 密度:
    5.24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溶于温盐酸,微溶于硫酸。
  • 暴露限值:
    a/nm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 稳定性/保质期:
    1. 有氧化性,能被氢和一氧化碳还原成铁;灼烧时会释放氧气。 2. 分散性良好,着色力及遮盖力强,无油渗性和水溶性。耐温、耐光、耐酸、耐碱。α-Fe2O3是一种六方晶体结构,俗称铁红,自古以来被广泛用作研磨剂和红色颜料。天然产出的有赤铁矿(hematite)和镜铁矿(specularite)。这种矿物属于菱面体晶系R3C,具有a=0.54228nm、α=55°17′及z=2的特点。其密度为5.287g/cm³,在-965K时显现出顺磁性,温度低于-16℃时磁性能减弱。在工业上主要用于铁磁芯和磁石的原料。由于着色力强且对日光、空气、水和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在涂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1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职业暴露等级:
    B
  • 职业暴露限值:
    TWA: 5 mg/m3
  • TSCA:
    Yes
  •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2,500 mg Fe/m3
  • 储存条件:
    应存放在干燥处,避免受潮,并远离高温环境。同时需与其他酸、碱物质隔离。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三氧化二铁(Fe₂O₃),通常被称为氧化铁或红铁粉,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在多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用途
  1. 涂料行业:作为颜料使用。
  2. 电子工业:用于制造陶瓷、电子管等产品中的电阻材料。
  3. 冶金业: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使用。
  4. 化工行业:用作催化剂载体或助剂。
  5. 医药领域:某些形式的氧化铁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如口服铁剂。
制备方法
  1. 云母赤铁矿法

    • 从精选后的云母赤铁矿石中提取。
    • 经湿球磨机研磨、脱水、烘干和粉碎过程制成产品。
  2. 硫酸亚铁氧化法

    • 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 然后将硫酸亚铁在特定条件下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
  3. 直接氧化黄铁矿法

    • 从天然存在的黄铁矿中提取,并通过氧化过程获得。
  4. 实验室制备方法

    • 如使用Fe(NO₃)₃溶液和FeCl₂溶液的反应来制备,涉及复杂的化学步骤如加热、水解等。
    • 另一种是采用透明氧化铁黄煅烧脱水得到透明氧化铁红的方法。
性质
  • 颜色:通常呈现为红色或棕色粉末。
  • 熔点与沸点: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1605℃ 和2980℃。
  • 化学稳定性:相对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安全与健康

虽然氧化铁在许多应用中是安全的,但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三氧化二铁粉尘下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并遵循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

总之,三氧化二铁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正确的制备方法、合理的用途选择以及严格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其有效利用的关键所在。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棕土 生成 Oxido(oxo)iron;oxoiron;oxoiron(1+)
    参考文献:
    名称:
    ABDUKARIMOVA, F. M.;SIBIRYAKOV, S. N.;DZHIENBEKOVA, A. A., IZV. AN KIRGSSR. XIM.-TEXNOL. N.,(1988) N, S. 3-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PYATUNIN, M. D.;RADCHENKO, M. P.;PAVLOV, G. D., 6 BCEC. SOVESHCH. PO TERMODINAM. I TEXNOL. FERRITOV, 15-17 CEHT., 1988: T+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methyl 2-methylphenoxy acetate棕土磺酰氯4,5-二甲基-1,2-噻唑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99.32%的产率得到2-甲-4-氯苯氧基乙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氯代苯氧羧酸胺盐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代苯氧羧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苯氧羧酸酯在催化剂A和催化剂B的作用下,和氯化剂进行2位和/或4位的选择性氯化反应,得到氯代苯氧羧酸酯;所述催化剂A为路易斯酸;所述催化剂B为C5~22的噻唑、异噻唑、噻吩或它们的卤代衍生物;S2)氯代苯氧羧酸酯和胺进行氨解反应,得到氯代苯氧羧酸胺盐。本发明通过对工艺路线的重新设计,对催化剂和氯化剂的精细筛选,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氯化选择性,避免了有效成分的损失,所得氯代苯氧羧酸胺盐的收率可达99%以上。同时杜绝了高盐废水的产出,避免了氯代苯氧羧酸烘干及使用造成的粉尘危害,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设备投入。
    公开号:
    CN10894780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Iron Oxides. II. Isotopic Exchange of Oxygen,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and Reduction-Oxidation Mechanism
    作者:Kanji Sakata、Fumio Ueda、Makoto Misono、Yukio Yoneda
    DOI:10.1246/bcsj.53.324
    日期:1980.2
    The reactivity and mobility of the lattice oxygen of iron oxide, in particular γ-Fe2O3,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18O-exchange with CO2 and CO oxidation by 18O2. The low mobility of the lattice oxygen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reduction-oxidation mechanism of γ-Fe2O3 bulk, which proceeds by Fe ion migration without diffusion of the lattice oxygen. The rapid diffusion of the Fe ion makes the redox cycles
    已经通过与 CO2 的 18O 交换和 18O2 的 CO 氧化研究了氧化铁的晶格氧,特别是 γ-Fe2O3 的反应性和迁移率。晶格氧的低迁移率与 γ-Fe2O3 本体的还原氧化机制一致,其通过 Fe 离子迁移进行,而没有晶格氧的扩散。Fe 离子的快速扩散使 γ-Fe2O3 的氧化还原循环变得容易,并与阳离子缺陷结构一起解释了晶格氧的高反应性和选择性。因此,γ-Fe2O3可被视为烯丙基氧化选择性催化剂的新原型。
  • Temperature Dependence and Gas-Sensing Response of Conduction for Mixed Conducting SrFe[sub y]Co[sub z]O[sub x] Thin Films
    作者:James J. Tunney、Michael L. Post、Xiaomei Du、Dongfang Yang
    DOI:10.1149/1.1470661
    日期:——
    SrFeyCozOx thin films on sapphire substrates was prepared by laser deposition and the conductance responses to both temperature and gas composition in O2 /N 2 mixtures were examined. All films exhibited p-type semiconductor behavior with film conductivities at 500°C between 20 and 200 S/cm for films exposed to 100% O 2 atm and 0.4-25 S/cm for films exposed to 0.2% O2 . At 500°C, thin films of compositions
    通过激光沉积在蓝宝石衬底上制备了一系列 SrFeyCozOx 薄膜,并检查了对温度和 O2 /N 2 混合物中气体成分的电导响应。所有薄膜都表现出 p 型半导体行为,在 500°C 下,暴露于 100% O 2 atm 的薄膜电导率在 20 到 200 S/cm 之间,暴露于 0.2% O 2 的薄膜电导率为 0.4-25 S/cm。在 500°C 时,发现组成为 SrFe yCo12yOx 0.25 < y < 0.75 的薄膜对于介于 0.002、pO2、1.0 atm 之间的氧分压是最导电的。发现 SrFeOx 和 SrFe1.3Co0.2Ox 薄膜在这些条件下导电性最低。发现 SrFe0.25Co0.75Ox 和 SrFe0.5Co0.5Ox 膜表现出这样的区域,其中,对于 0.2% 和 100% O 2 之间的氧浓度,电导率在 200 < T < 500°C 之间表现出温度无关性
  • Charge Ordering and Magnetotransport Transitions in Sm1/3Sr2/3FeO3−δ
    作者:Y.M. Zhao、M. Hervieu、N. Nguyen、B. Raveau
    DOI:10.1006/jssc.2000.8763
    日期:2000.8
    transition. A charge disproportionation 2Fe4+↔Fe3++Fe5+ is evidenced by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The electron diffraction study shows the coexistence of orthorhombic and rhombohedral-type domains. A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lanthanides (La, Pr, Nd) is also mad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size of the Ln3+ ion is not the only parameter which governs the charge ordering in these perovskites, but the oxygen
    通过电子衍射显微镜,57 FeMössbauer光谱法首次在钙钛矿Sm 1/3 Sr 2/3 FeO 3− δ中显示了Fe 3+和Fe 5+物种之间的电荷有序(CO)和磁迁移跃迁,并通过测量传输和磁性能。该化合物的电荷有序在T CO = 110 K,这大大低于磁传输跃迁的温度T N = 150K。电荷歧化2Fe 4+ ↔Fe3 + + Fe 5+穆斯堡尔光谱法证明了这一点。电子衍射研究表明,正交和菱面体类型的域共存。还与其他镧系元素(La,Pr,Nd)进行了比较。这表明,Ln 3+离子的大小不是控制这些钙钛矿中电荷顺序的唯一参数,而是影响Fe 5+形成的氧化学计量,也可能在CO现象中起作用。
  • BURDON J.; PARSONS I. W.; GILL H. S., J. FLUOR. CHEM., 1980, 15, NO 2, 129-138
    作者:BURDON J.、 PARSONS I. W.、 GILL H. S.
    DOI:——
    日期:——
  • BURDON J.; GILL H. S.; PARSONS I. W.; TATLOW J. C.,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1980, NO 8, 1726-1730
    作者:BURDON J.、 GILL H. S.、 PARSONS I. W.、 TATLOW J. C.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