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机械合
金化技术制备的Ag-Sn合
金已被研究作为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优化的成分和结构形态,Ag 52 Sn 48 和 Ag 46 Sn 54 复合电极均表现出约 800 mAh/g 的初始容量,并在超过 50 次循环后保持高于 350 mAh/g 的可逆容量。即使经过 300 次循环,前者仍保持约 200 mAh/g 的可逆容量。通常,通过 X 射线衍射分析检查伴随
锂嵌入/脱嵌过程的 Ag 52 Sn 48 电极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由 β-Sn 和 Ag 3 Sn 相组成的复合合
金在 Li 嵌入过程中主要转变为三元
锂化相,并恢复为包含 β-Sn、Ag 3 Sn、Li提取后残留的Ag 2 LiSn相。认为在第一次循环中形成的包含三元
锂化相的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 Ag-Sn 合
金电极的循环寿命,尽管残留的
锂化产物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