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ilicic acid (H2SiO3),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 | 10213-7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ilicic acid (H2SiO3),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
英文别名
disodium;dioxido(oxo)silane;pentahydrate
Silicic acid (H2SiO3),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化学式
CAS
10213-79-3
化学式
H10Na2O8Si
mdl
——
分子量
212.14
InChiKey
ADPGKKZKGXANO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88°C
  • 密度:
    2.61
  • 物理描述:
    DryPowder, WetSolid; PelletsLargeCrystals
  • 稳定性/保质期:
    1. 露置空气中易吸湿潮解,具有去垢、乳化、分散、湿润和渗透性以及pH值缓冲能力。不过,较浓的溶液对织物及皮肤有腐蚀作用。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99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8.2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8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Dermatotoxin - 皮肤烧伤。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7,R34
  • WGK Germany:
    1
  • 海关编码:
    283911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53 8/PG 3
  • 危险类别:
    8
  • RTECS号:
    VV9287500
  • 包装等级:
    III

SDS

SDS:343304fbe932e211903fe35212d0a8c0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硅酸泡花碱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silicat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213-79-3
分子式: Na 2 SiO 3
分子量: 122.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硅酸泡花碱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可引起化学性肺炎。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激性,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或生理盐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无意义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用大量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略带绿色或白色粉末,透明块状或粘稠液体。
pH:
熔点(℃): 1088
沸点(℃):
相对密度(=1): 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分子式: Na 2 SiO 3
分子量: 122.07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易溶于
主要用途: 用作胶粘剂、硅胶白碳黑的原料,制皂业的填充料以及化工、橡胶防剂等,还可用来制造不溶性硅酸盐类产品。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氧化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1280mg/kg(大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运输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4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硅酸俗称速溶玻璃,是一种无机盐产品,属于六十年代欧、美国家竞相开发的系精细化工产品。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美国大祥公司和瑞典EKA公司等企业都拥有数万吨级的生产量。

硅酸为白色粉末或结晶颗粒,无毒、无味、无公害,易溶于而不溶于醇和酸。它具有吸湿性,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并且其溶液呈碱性。在中溶解度较高(20℃时可达50g/100g),熔点为72℃。

硅酸不仅去垢、乳化和分散能力强,还具有良好的湿润性和渗透性。它对PH值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并能中和酸性污物、使脂肪和油乳化。此外,该物质还能结合离子(尤其在35℃下与离子的结合量大于260mgMgCO2/g),对属具有防腐蚀作用。

硅酸因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家用洗衣粉、洗衣膏;工业洗涤剂;食品清洗剂;属清洗剂;织物处理及纸张脱墨等众多领域,是浓缩洗涤剂和无、低洗涤剂的重要助剂。同时,在陶瓷工业和石油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

性质

硅酸为白色方形结晶或球状颗粒,无毒无味,易溶于,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湿潮解。该物质具有显著的去垢、乳化、分散、湿润及PH值缓冲能力。浓溶液对织物和皮肤具有一定腐蚀性。

合成路线 溶液结晶法

将工业玻璃与工业烧碱按固形物(SiO2+Na2O)质量分数30%~50%,比为0.3~1的比例配制,然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通过固液分离和干燥过程得到结晶状五硅酸产品。

造粒法

将工业玻璃与工业烧碱按固形物(SiO2+ )质量分数50%~60%,比约为1的比例配制,进行精制、过滤后在旋转设备中结晶并形成颗粒状产物。这些产品经过筛分处理后作为合格品包装,大颗粒则被破碎成细粒重新返工。

用途

硅酸广泛应用于洗涤剂生产中,是含洗涤助剂三聚磷酸钠的理想替代品。它也被用于家用和工业清洁用品、纺织品处理以及纸张脱墨等多种领域。此外,在陶瓷和石油行业也有应用价值。

毒理学资料

硅酸在受热或与酸接触时会释放出剧毒烟雾,燃烧后主要产生氟化氢二氧化硅和氧化等产物。灭火方法包括使用、砂土、干粉和二氧化碳

为减少潜在危害,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并进行局部排风。作业工人在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防毒面具,并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手套。下班后需淋浴更衣以保持个人卫生。

防护措施 一般预防
  • 密闭操作并设置局部排风系统。
  • 空气中浓度高时,应佩戴防尘口罩及防毒面具。
  •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化学防护眼镜和工作服,并使用橡胶手套以保护皮肤。
  • 完成任务后要淋浴更衣并保持个人卫生。
参考资料
  1. 缪应菊等(2014)《五硅酸制备工艺现状》,无机盐工业,46(12):8-11
  2. 唐荷(2016)《五硅酸生产方法的部分工艺设备改进》,建材发展导向(下),第6期:1672-1675
  3. 原淑爱(2008)《结晶法制五硅酸的工艺研究》,盐业与化工,2:29-31
  4. 硅酸(物竞化学品数据库)
  5. 陈小青等(2017)《五硅酸的毒性效应研究》,人人健康
化学性质

硅酸为白色方形结晶或球状颗粒,易溶于和稀碱液而不溶于醇和酸。其溶液呈弱碱性。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ilicic acid (H2SiO3),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苯酚四氯化硅 反应 10.0h, 生成 Phenol chlorosilicon
    参考文献:
    名称: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halosilicon acid resinous products
    摘要:
    干燥的颗粒状硅酸、一种有机酚和一种硅卤素同时混合,产生一种有机卤代硅酸树脂产品。
    公开号:
    US04238375A1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sodium;silicate 、 在 铁粉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6.5h, 生成 Silicic acid (H2SiO3), disodium salt, pentahyd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Crystallized alkali metal silicate with sequestering agents
    摘要:
    碱金属硅酸盐的复合晶体,特别是含有螯合剂的水合硅酸钠,如五水合硅酸钠,是通过同时含有碱金属硅酸盐和螯合剂的液体共结晶形成的。
    公开号:
    US03941723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ilicic acrylate compounds and resinous
    申请人:——
    公开号:US04011253A1
    公开(公告)日:1977-03-08
    A dry granular alkali metal silicate is chemically reacted with a concentrated mineral acid or an acid hydrogen containing salt to produce a white granular silicic acid compound which will react chemically with an acrylic compound by using an alkaline compound as a catalyst, and by heating the mixture. The silicic acrylate compound is then polymerized with a catalyst such as a peroxide initiator.
    将干燥的颗粒状碱硅酸盐与浓缩的矿物酸或含酸氢盐反应,生成一种白色颗粒状的硅酸化合物,该化合物将通过使用碱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并加热混合物与丙烯酸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然后,使用过氧化物引发剂等催化剂对硅酸丙烯酸酯化合物进行聚合。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hydroxy silicate compounds and
    申请人:——
    公开号:US04089883A1
    公开(公告)日:1978-05-16
    A dry granular alkali metal metasilicate is chemically reacted with a concentrated acid or an acid hydrogen containing salt to produce white granular silicic acid compounds which will react chemically with a polyhydroxy alcohol by using an alkaline compound as a catalyst and by heating the mixture.
    一种干燥的颗粒状碱性硅酸盐与浓酸或含酸氢盐反应,产生白色颗粒状硅酸化合物,该化合物将通过使用碱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并加热混合物与多羟基醇进行化学反应。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resinous products by chemically reacting
    申请人:——
    公开号:US04096121A1
    公开(公告)日:1978-06-20
    A dry granular alkali metal silicate is chemically reacted with a concentrated mineral acid or an acid hydrogen containing salt to produce a white granular silicic acid compound which will react chemically with a poly(vinyl acetate) polymer by heating the mixture with an alkali catalyst to produce a mixture of poly(vinyl silicate) resin, poly(vinyl alcohol silicate) resin, poly(vinyl acetate silicate) resin and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
    一种干燥的颗粒状碱硅酸盐与浓缩的矿物酸或含酸氢盐反应,生成一种白色颗粒状的硅酸化合物,通过加热该混合物并使用碱催化剂,它会与聚乙烯醇酯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聚乙烯硅酸盐树脂、聚乙烯醇硅酸树脂、聚乙烯醋酸硅酸树脂和聚乙烯醇聚合物的混合物。
  •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ester-silicate resinous products
    申请人:——
    公开号:US04125498A1
    公开(公告)日:1978-11-14
    Polyester-silicate resinous products are produced when a dibasic acid, a silicic acid and a dihydric alcohol are heated with a suitable alkali catalyst.
    当二元酸、硅酸和二元醇与适当的碱催化剂加热时,会产生聚酯-硅酸树脂制品。
  •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granular sodium percarbonate
    申请人:Oriental Chemical Industries
    公开号:US05851420A1
    公开(公告)日:1998-12-22
    This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granular sodium percarbonate and more particularly, to a process of a stable granular sodium percarbonate detergent composition having an excellent solution velocity when added to water,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hydrogen peroxide solution is directly sprayed to unpurified anhydrous sodium carbonate to produce granular sodium percarbonate follow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tabilizer having a new composition in a reactor or fluidized bed dryer, then recycling sodium percarbonate particles which are of nonuniform particle size back into the process for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颗粒状过氧化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定的颗粒状过氧化洗涤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在加入后具有优异的溶解速度,包括以下步骤:将过氧化氢溶液直接喷洒到未纯化的无碳酸上,制备颗粒状过氧化,然后在反应器或流化床干燥器中添加一种新组成的稳定剂,将非均匀颗粒大小的过氧化颗粒回收到过程中进行连续制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