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
化学品中文名称: | 钼酐;三氧化钼 |
化学品英文名称: | Molybdic anhydride;Molylxlic trioxide |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 |
Synonyms: | |
CAS No.: | 1313-27-5 |
分子式: | MoO 3 |
分子量: | 143.94 |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化学品 混合物 | |||
化学品名称:钼酐;三氧化钼 | |||
|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
危险性类别: | |
侵入途径: | 吸入 食入 |
健康危害: | 接触三氧化钼者眼、鼻、咽粘膜有刺激现象。 |
环境危害: | |
燃爆危险: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 |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
眼睛接触: |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
吸入: |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
食入: |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
危险特性: | 与卤素化合物如五氟化溴、三氟化氯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
有害燃烧产物: |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 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 |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 |
闪点(℃): | |
自燃温度(℃): | |
爆炸下限[%(V/V)]: | |
爆炸上限[%(V/V)]: | |
最小点火能(mJ): | |
爆燃点: | |
爆速: | |
最大燃爆压力(MPa): | |
建规火险分级: |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
应急处理: |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小心扫起,避免扬尘,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
操作注意事项: | |
储存注意事项: |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
最高容许浓度: | 中 国 MAC:4mg/m3 前苏联MAC:4mg/m3 美国TLV—TWA:5mg(Mo) |
监测方法: | |
工程控制: |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
呼吸系统防护: |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面具。 |
眼睛防护: |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
身体防护: | 穿相应的防护服。 |
手防护: | 戴防护手套。 |
其他防护: |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
外观与性状: | 白色粉末,受热变黄。 |
pH: | |
熔点(℃): | 795 |
沸点(℃): | 1155 |
相对密度(水=1): | 4.6920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
饱和蒸气压(kPa): | |
燃烧热(kJ/mol): | |
临界温度(℃): | |
临界压力(MPa): | |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 |
闪点(℃): | |
引燃温度(℃): | |
爆炸上限%(V/V): | |
爆炸下限%(V/V): | |
分子式: | MoO 3 |
分子量: | 143.94 |
蒸发速率: | |
粘性: | |
溶解性: | 不溶于水,溶于浓无机酸、碱。 |
主要用途: | 石油工业中用作催化剂,也用于制金属钼、瓷釉釉药等。 |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
稳定性: |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
禁配物: | 五氟化溴、三氟化氯。 |
避免接触的条件: | |
聚合危害: | 不能出现 |
分解产物: | 钼。 |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
急性毒性: | LD50:125mg/kg(大鼠经口) LC50: |
急性中毒: | |
慢性中毒: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 |
刺激性: | |
致敏性: | |
致突变性: | |
致畸性: | |
致癌性: |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
生态毒理毒性: | |
生物降解性: | |
非生物降解性: | |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
废弃物性质: | |
废弃处置方法: | |
废弃注意事项: |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
|
危险货物编号: | |
UN编号: | |
包装标志: | |
包装类别: | |
包装方法: | |
运输注意事项: |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专人保管。应与卤化物、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操作现场不得吸烟、饮水、进食。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
RETCS号: | |
IMDG规则页码: |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
参考文献: |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
填表时间: | 年月日 |
填表部门: | |
数据审核单位: | |
修改说明: | |
其他信息: | 6 |
MSDS修改日期: | 年月日 |
三氧化钼(MoO₃),又称钼酐,分子量143.94。它是一种白色透明的斜方晶体,带有淡绿色彩,在加热时转为黄色,冷却后恢复原来的颜色。其密度为4.692 g/cm³,熔点795℃,沸点1155℃,易升华。三氧化钼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和强碱溶液生成钼酸盐,并能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钼根(MoO₂²⁺)和氧钼根(MoO₄⁺)络合阳离子,进而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它具有极弱的氧化性,在高温下可以被氢、碳、铝还原。三氧化钼还可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钼酸。
在空气中稳定,但在干燥氯化氢气体中加热时升华成淡黄色针状结晶,并能与卤素化合物如五氟化溴、三氟化氯发生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后会释放有毒烟气。三氧化钼是分析试剂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制取金属钼及钼合金和钼盐;亦在石油工业中用作催化剂,在搪瓷釉药颜料以及药物等的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概述三氧化钼是钼(VI)的氧化物,分子式为MoO₃。它是制备其他钼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制造金属钼、催化剂、及用于多种有机反应中,如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分子结构三氧化钼由中心的钼原子与周围的氧原子形成的[MoO₆]八面体作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共角的方式连接形成链状结构,而两个相似的链则以共边形式进一步相连形成层状的MoO₃化学计量结构,层间依靠范德华力作用交错堆积。
三氧化钼具有层状结构和框架结构特点,其中存在广泛通道,可用作离子流通渠道及嵌入位置。其开放晶体结构及其水合物是H⁺、Li⁺及其他离子的良好注入主体,因此在信息显示与存储、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此外,它还表现出电致变色、抑烟-阻燃、催化降解以及气敏等特性。
毒性三氧化钼和钼酸盐具有毒性,而金属钼及二硫化钼的毒性较弱。钼中毒引起足痛风,尿酸形成增加,并导致关节病和多关节疼痛。低血压、血压不稳定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也常见。不同形式的钼化合物在空气中允许的最大浓度分别为:可溶性化合物为2 mg/m³(气溶胶),粉尘为4 mg/m³;不溶性化合物则为6 mg/m³。作业时应佩戴防毒口罩和防护服,以防矿石加工或制备金属钼粉末过程中出现粉尘泄露。
化学性质三氧化钼是一种无色或黄白色的斜方晶系结晶体,极微溶于水,并能溶解于酸、碱及氨水溶液中。
用途三氧化钼用作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砷、双氧水、酚和醇类的还原剂。它也可用于制造钼盐与钼合金。
此外,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制备金属钼、催化剂(如裂变催化剂及加氢催化剂)、颜料、陶瓷以及玻璃生产等。生产方法通常采用钼酸铵热分解法制备:将辉钼精矿粉碎至60~80目,在500~550℃的温度下氧化焙烧后,用氨水浸出,并除去杂质;在40~45℃下加入硝酸中和至pH值1.5生成八钼酸铵沉淀物。过滤、离心脱水后再溶解于70~80℃的氨水中蒸发浓缩,得到仲钼酸铵。在550~600℃进行热分解后即获得三氧化钼成品。
生产方法具体化学反应如下: [ (NH_4)_2MoO_4 + 14HNO_3 → (NH_4)_2O·8MoO_3·4H_2O↓ + 14NH_4NO_3 + 3H_2O ] [ 7[(NH_4)_2O·8MoO_3·4H_2O] + 2NH_3·H_2O + 3H_2O → 8[(NH_4)_2O·7MoO_3·4H_2O]↓ ] [ 3(NH_4)_2O·7MoO_3·4H_0 → 7MoO_3 + 6NH_3↑ + 7H_2O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二氧化钼 | Molybdenum dioxide | 18868-43-4 | MoO2 | 127.95 |
Crystalline hybrid catalysts based on molybdenum or tungsten oxide and aliphatic diamines were synthesized via simple, eco-friendly reproducible methodologies, starting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relatively inexpensive organic and inorganic precursors, and using water as solvent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obtained fine powdered solids were solved ab initio from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data. The type of organic component (1,2-diaminoethane, 1,2-diaminopropane, 1,3-diaminopropane) may play a structure-directing role.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metals (M = Mo, W) may lead to isostructural one-dimensional hybrids of the type MO3(L) with the same bidentate diamine ligand L. The prepared catalysts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 liquid phase oxidation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