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氧二铁酸钴 | 12052-28-7

中文名称
四氧二铁酸钴
中文别名
纳米铁酸钴
英文名称
Cobalt diiron tetraoxide
英文别名
cobalt(2+);iron(3+);oxygen(2-)
四氧二铁酸钴化学式
CAS
12052-28-7
化学式
Co2Fe2O5
mdl
——
分子量
309.55
InChiKey
XNGOCNMGDFPQT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5.3 g/cm3
  • 溶解度:
    溶于热HCl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5 mg/m3OSHA: TWA 10 mg/m3; TWA 15 mg/m3; TWA 5 mg/m3NIOSH: IDLH 2500 mg/m3; TWA 5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稳定,应避免光、明火和高温。 这是一种化学性质较为惰性的高熔点物质,尽管如此,它却能溶解于沸腾的盐酸中。其晶体结构属于立方尖晶石型,晶格常数为0.8388纳米,居里温度范围在496~515℃之间。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制备方法与用途

应用

四氧二铁酸钴纳米粒子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无记忆效应及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不仅适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源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储能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制备

一种四氧二铁酸钴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30~60mg氯化亚铁、5~10mg氯化钴、10~20mg聚丙烯酰胺和10~20mL去离子水加入到100mL圆底烧瓶中,搅拌均匀。随后,在磁力搅拌下,将30~60mL乙醇缓慢滴加至溶液中,并加入50~200μL 1M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磁力搅拌1~2小时。完成后,以5000~9000rpm离心8~10分钟,所得固体在50~100°C下真空干燥8~12小时。将样品置于箱式炉中,在400~450℃下煅烧2~3小时,最终得到多层结构四氧二铁酸钴纳米粒子。该方法制备的多层结构四氧二铁酸钴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均匀的粒径和稳定的结构,并表现出优异的容量、循环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在500次充放电后(电流密度1A/g),其容量仍保持在1000mAh/g以上。

生产方法

反应器配备有电磁搅拌器、冷凝管和分液漏斗的三颈瓶。首先,将0.0800mol铁粉和0.0400mol醋酸钴溶解于400mL醋酸溶液中(体积比1∶3)。通过氮气置换反应瓶内的空气,氮气经进气管进入瓶内并从冷凝管排出。在快速搅拌下逐步升温至沸点,使铁粉完全溶解。接下来,在搅拌条件下将15.6g的草酸(H2C2O4·H2O)溶解于100mL水中配制成溶液,并通过分液漏斗迅速加入沸腾的醋酸盐溶液中。最后用几毫升沸水清洗分液漏斗中的剩余物质,确保将其全部引入三颈瓶中生成草酸盐沉淀。

将此混合物继续加热搅拌10分钟后冷却,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通入氮气进行保护。然后在玻璃砂芯漏斗中分离沉淀,并用水洗涤后用丙酮干燥。最后,将所得到的草酸盐在充足空气下逐渐加热分解,加热温度约为600℃,所得产物为结晶性较差的极细粉末。将该产物置于铂皿中,在1000°C下灼烧即可获得理想的尖晶石结构产物CoFe2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