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氯化碲 | 10026-07-0

中文名称
四氯化碲
中文别名
氯化碲
英文名称
tellurium tetrachloride
英文别名
tellurium chloride;tellurium(IV) chloride
四氯化碲化学式
CAS
10026-07-0
化学式
Cl4Te
mdl
——
分子量
269.412
InChiKey
SWLJJEFSPJCUB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24 °C(lit.)
  • 沸点:
    380 °C(lit.)
  • 密度:
    3.26 g/mL at 25 °C(lit.)
  • 闪点:
    380°C
  • 溶解度:
    与H2O反应;溶于乙醇、甲苯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1 mg/m3NIOSH: IDLH 25 mg/m3; TWA 0.1 mg/m3
  • 稳定性/保质期:
    白色结晶,易潮解,在水中分解为二氧化碲和盐酸,并与氯化氢形成络合酸(HTeCl5)。它还会与碱金属氯化物反应生成络盐(M2TeCl6),并且能溶于无水乙醇及甲苯。液态时呈黄色,熔融状态同样为黄色,而蒸气则呈现橙红色。此外,它可以溶解在苯、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中,遇水会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TeO2和HC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8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ADMET

毒理性
  • 副作用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职业性肝毒素 - 继发性肝毒素:职业环境中潜在毒性效应的判断基于人类摄入或动物实验的中毒案例。 生殖毒素 - 对生殖系统有毒的化学物质,包括后代缺陷以及对男性或女性生殖功能的损害。生殖毒性包括发育效应。参见生殖毒性风险评估指南。 皮肤毒素 - 皮肤烧伤。 中毒性肺炎 - 由于吸入金属烟雾或有毒气体和蒸气引起的肺部炎症。
Neurotoxin - Other CNS neurotoxin Occupational hepatotoxin - Secondary hepatotoxins: the potential for toxic effect in the occupational setting is based on cases of poisoning by human ingestion or animal experimentation. Reproductive Toxin - A chemical that is toxic to the reproductive system, including defects in the progeny and injury to male or female reproductive function. Reproductive toxicity includes developmental effects. See Guidelines for Reproductive Toxicity Risk Assessment. Dermatotoxin - Skin burns. Toxic Pneumonitis - Inflammation of the lungs induced by inhalation of metal fumes or toxic gases and vapors.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8121099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0 8/PG 2
  • RTECS号:
    WY263500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标志:
    GHS05
  • 危险性描述:
    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P310
  • 储存条件:
    密封干燥保存

SDS

SDS:e187825d01ba9d077ed3e7b8492447a1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氯化碲;氯化碲
化学品英文名称: Tellurium tetrachloride;Tellurium chlor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10026-07-0
分子式: TeCl 4
分子量: 269.4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四氯化碲;氯化碲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遇水即产生氯化氢气体,有腐蚀性及毒性。在0.1mg/m3浓度以上时,接触者即可发生中毒。接触者及中毒者,其呼气中出现严重的蒜臭味。
环境危害: 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水或水蒸气反应发热放出有毒的腐蚀性气体。受高热分解,放出高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氯化氢、啼。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
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砂土吸收,铲入提桶,送至空旷地方,慢慢倒入大量水中,经分解稀释后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乳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碱类、氨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碱类、氨、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0.1mg(Te)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白色极易潮解的固体。
pH:
熔点(℃): 224
沸点(℃): 38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3.26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V/V):
爆炸下限%(V/V):
分子式: TeCl 4
分子量: 269.40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溶于甲醇、氯仿、甲苯、盐酸,不溶于二硫化碳。
主要用途: 用作化学试剂,并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碱、氨。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氯化氢、碲。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塑料袋外塑料桶(固体);塑料桶(液体);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6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四氯化碲

四氯化碲为白色至黄色的吸湿性晶体,熔点约为380℃,相对密度为3.2615。它可溶于无水乙醇和甲苯中。在潮湿空气中,四氯化碲会潮解,并部分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l和TeO₂,其熔融物呈现黄色,蒸气则呈棕红色。

制备

将纯度为99.9%的二氧化碲置于石墨烧舟中,在设有不锈钢炉管的管状电炉中进行还原。以3L-30 L/min的流速通入氢气,并在500-550℃下加热7-9小时,得到纯度为99.9%的金属碲粉。

将氢还原得到的金属碲粉装入容积为1-5L的耐热玻璃三口烧瓶中。从一侧插一根耐热玻璃细管至底部,并用干燥氮气将空气驱除。加热三口烧瓶至250℃,以2-200ml/min流速通入干燥氯气,金属碲粉开始转化成黑色的二氯化碲液体;继续通入氯气,二氯化碲逐步转变为液态四氯化碲,产品中仍含有少量未反应的二氯化碲。

将装有四氯化碲的三口烧瓶加热至420℃,用氯气蒸馏出物料。在另一收集瓶中得到纯度为99.99%的四氯化碲,并将其转移至装有氮气置换的蒸馏塔内。加热蒸馏塔内的四氯化碲至420℃,冷凝器温度设为270℃,此时四氯化碲开始馏出。

约10%的初馏物分离后,得到纯度大于99.99%的无水四氯化碲。

类别

腐蚀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可燃性危险特性

遇还原剂可燃;遇氰化物放出有毒氰化氢气体;受热产生有毒氯化物和含碲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氰化物、还原剂及碱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

砂土、雾状水、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LV-TWA 0.1 毫克 (碲) / 立方米; STEL 0.3 毫克 (碲)/ 立方米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氯化碲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二氧化碲
    参考文献:
    名称:
    Lenher, V.,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02, vol. 24, p. 189 - 189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碲化氢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四氯化碲
    参考文献:
    名称:
    Brauner, B.,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889, vol. 55, p. 386 - 386
    摘要:
    DOI:
  • 作为试剂:
    描述:
    苯甲醚四氯化碲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结构阐明、抗疟、抗氧化和抗菌研究揭示有机碲(IV)席夫碱配合物的治疗潜力
    摘要:
    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强大敌人,是一项持续的全球挑战,对个人、社区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为了对抗疟疾和氧化剂引起的疾病,本研究提出了新合成的有机碲(IV)与羟基萘醛席夫碱配体的配合物。通过各种物理和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摩尔电导率和 TGA 分别证明了化合物的弱电解性(8.77 至 35.08 ohm cm mol)和结晶性质。配体和配合物(7a-7f)在458.3563、726.1039、713.6978、727.6179、799.4780、771.3178和799.3978 amu处显示分子离子峰,这与其分子式非常一致,揭示了化合物的形成。 H NMR 谱中配体偶氮甲碱峰 (7.74 ppm) 的移动和萘基羟基质子 (12.28 ppm) 的消失证实了配体与金属离子以所提出的方式螯合。在FT-IR光谱中,配体与金属离子的络合通过羟基(3355 cm)带的消失以及C=N(1245
    DOI:
    10.1016/j.molstruc.2024.1385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s and X-ray structures of boraamidinate complexes of lithium, phosphorus, and tellurium
    作者:Tristram Chivers、Chantall Fedorchuk、Gabriele Schatte、Justin K Brask
    DOI:10.1139/v02-111
    日期:2002.7.1

    The dilithiated boraamidinate complexes Li2[RB(N-t-Bu)2]}2 (1a, R = Ph; 1b, R = t-Bu),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B[N(H)-t-Bu]3 with three equivalents of LiR, are shown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o have dimeric structures consisting of a distorted Li4N4 cube capped on two opposite faces by RB units. Reactions of 1a with TeCl4 or PX3 (X = Cl, Br) yielded complexes PhB(μ-N-t-Bu)2TeCl2 (2) and PhB(μ-N-t-Bu)2PX (4a, X = Cl; 4b, X = Br), respectively. The structures of 2 and 4b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In the solid state, complex 2 forms a dimer with weak Te···Cl contacts (3.2411(6) Å). Complex 4b is monomeric with a P—Br bond length of 2.3047(11) Å. The reactions of 2 and 4a with the appropriate amounts of Li[N(H)-t-Bu] produce the monomeric tellurium imide PhB(μ-N-t-Bu)2Te=N-t-Bu and the amido derivative PhB(μ-N-t-Bu)2PN(H)-t-Bu (4c), respectively. The X-ray structure of 4c was determined. Deprotonation of 4c with n-BuLi produces the dimeric monolithium derivative Li[PhB(μ-N-t-Bu)2PN-t-Bu]}2 (5), which was shown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to have a centrosymmetric structure with a central transoid Li2N2 ring.Key words: boraamidinates, lithium, tellurium, phosphorus, X-ray structures.

    通过X射线晶体学显示,由B[N(H)-t-Bu]3与三当量的LiR反应制备的二锂硼酰胺配合物Li2[RB(N-t-Bu)2]}2(1a,R = Ph;1b,R = t-Bu)具有由RB单元在两个相对面上封顶的畸变Li4N4>立方体二聚体结构。1a与TeCl4或PX3(X = Cl,Br)的反应分别生成配合物PhB(μ-N-t-Bu)2TeCl2(2)和PhB(μ-N-t-Bu)2PX(4a,X = Cl;4b,X = Br)。2和4b的结构经X射线晶体学确定。在固态中,配合物2形成具有弱Te···Cl接触(3.2411(6) Å)的二聚体。配合物4b是单聚体,具有P—Br键长为2.3047(11) Å。2和4a与适量的Li[N(H)-t-Bu]反应产生单聚体碲亚胺PhB(μ-N-t-Bu)2Te=N-t-Bu和酰胺衍生物PhB(μ-N-t-Bu)2PN(H)-t-Bu(4c)。4c的X射线结构已确定。4c与n-BuLi去质子化产生二聚体单锂衍生物Li[PhB(μ-N-t-Bu)2PN-t-Bu]}2(5),X射线晶体学显示其具有中心对称结构,具有中央反式Li2N2环。关键词:硼酰胺,锂,碲,磷,X射线结构。
  •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e6[MCl6] (M = Zr, Hf), Containing a Polymeric Chalcogen Cation (Te62+)n
    作者:Alexander Baumann、Johannes Beck
    DOI:10.1002/zaac.200400285
    日期:2004.10
    = 1325, 0(2) pm) sind isotyp und bestehen aus eindimensional-polymeren (Te62+)n-Kationen und diskreten, nur gering verzerrt oktaedrischen [MCl6]2--Anionen (M =Zr, Hf). Die Kationen sind aus funfgliedrigen Ringen aufgebaut, die uber einzelne Te-Atome zu einem Polymer -Te-Te5-Te-Te5- verknupft sind. Von den sechs Te-Atomen der asymmetrischen Einheit der Kette sind vier zweibindig und zwei dreibindig.
    碲、四氯化碲和 ZrCl4 或 HfCl4 在温度梯度为 220 200 °C 的化学气相传输条件下分别反应产生黑色晶体 Te6[ZrCl6] 和 Te6[HfCl6]。虽然 Te6[ZrCl6] 几乎是定量形成的,但 Te6[HfCl6] 总是伴随着相邻相,例如 Te4[HfCl6] 和 Te8[HfCl6]。Te6[ZrCl6] (斜方晶系, Pbcm, a = 1095.4(1), b = 1085.2(1), c = 1324.5(1) pm)和Te6[HfCl6] (a = 1094.8(2), b = 1086.3(2), c = 1325.0(2) pm) 是同型的,由一维聚合 (Te62+)n 阳离子和离散的、仅略微扭曲的八面体 [MCl6]2- 阴离子 (M = Zr, Hf) 组成。阳离子由五元环构成,这些环通过单个 Te 原子连接到聚合物 -Te-Te5-Te-Te5-。在链的不对称单元的六个
  • Synthesis of the titanium phosphide telluride Ti2PTe2: A thermochemical approach
    作者:Frauke Philipp、Peer Schmidt、Edgar Milke、Michael Binnewies、Stefan Hoffmann
    DOI:10.1016/j.jssc.2008.01.003
    日期:2008.4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as total pressure measurements, thermal analysis and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were supported and further analysed by thermodynamic modelling of the ternary system. It was shown that Ti2PTe2(s) decomposes to Ti2P(s) and Te2(g) in six consecutive steps. The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s of Ti2PTe2 is thermodynamically described as a chemical vapour transport with TiCl4(g) acting as
    碲化物磷化物Ti 2 PTe 2可以在铝热剂型反应中由元素或由氧化物合成。考虑到化合物的热力学行为,优化了两种方法。因此,需要研究三元体系Ti / P / Te中的相平衡和Ti 2 PTe 2的热分解。通过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总压力测量,热分析和质谱分析,从而进行了这项研究。通过三元系统的热力学建模来支持并进一步分析结果。结果表明,Ti 2 PTe 2(s)分解为Ti 2 P (s)和Te 2(g)连续六个步骤。Ti 2 PTe 2单晶的生长在热力学上被描述为以TiCl 4(g)为传输剂的化学气相传输。
  • Sulfinylimine: Wichtige neue Bausteine zur Entwicklung der Chemie der Polysulfanmono- und -disulfonsäuren
    作者:Roland Boese、Michael Graw、Alois Haas、Carl Krüger、Annett Mönicke、Jens Schlagheck
    DOI:10.1002/(sici)1521-3749(199908)625:8<1261::aid-zaac1261>3.0.co;2-v
    日期:1999.8
    Salze der Perfluororganosulfanmonosulfonsauren werden durch Umsetzungen von RfSxCl mit K2S2O5 oder M2S2O3 dargestellt. Durch Reaktion des Kaliumsalzes mit einem stark sauren Kationenaustauscher kann die freie Saure CF3SSSO3H erhalten werden. Sie ist thermisch labil und ist mit einem pKs-Wert von ca. –0,5 eine den Polyphosphorsauren vergleichbar starke Saure. Metathesereaktionen der Kaliumsalze mit
    通过 RfSxCl 与 K2S2O5 或 M2S2O3 反应生成全氟有机硫磺单磺脲盐。游离酸CF3SSSO3H可以通过钾盐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反应获得。它是热不稳定的,pKa 值约为 –0.5,是一种可与多磷酸相媲美的酸。钾盐与 [(C6H5) 4M] Cl (M = P, As) 或 [R4N] [ClO4] (R = n-C3H7, n-C4H9) 的复分解反应产生结晶良好的物质。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检测聚砜单元。S – S 键也可通过氯解反应得到证实。与 Cl2 和 SCl2 一起形成 RfSxCl 或 RfSx + 1Cl 和 ClSO2OM。这样,可以第一次生产CF3SSSCl。CF3SeBr和K2S2O5反应生成K[CF3SeSO3],分解为 CF3SeSeCF3、K2S2O6、SO2 和 KBr。S2Cl2 与 (CH3) 3SiNSO 反应生成主要产物 S2 (NSO)
  • Heavy Atom Analogues of 1,2,3-Dithiazolylium Salts: Preparation, Structures and Redox Chemistry
    作者:Maarit Risto、Abdeljalil Assoud、Stephen M. Winter、Raija Oilunkaniemi、Risto S. Laitinen、Richard T. Oakley
    DOI:10.1021/ic8013738
    日期:2008.11.3
    Lewis acid adduct at nitrogen. Reduction of the benzo cations [2a,b](+) affords the respective radicals 2a,b, both of which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spectroscopy. Attempts to generate the corresponding radical 2c have been unsuccessful, although a material of nominally correct elemental composition can be generat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The energetics of association
    描述了合成苯并[1,2,3]硫代噻唑基阳离子[2c](+)及其硒类似物[2b](+)的途径。进入阳离子框架涉及N,N,S-三甲硅烷基化的2-氨基苯硫醇的中介。后者与硒和碲化碲ECl4(E = Se,Te)平稳反应,得到所需的杂环苯甲酸阳离子[2b](+)和[2c](+),为它们的氯化物盐。阴离子交换提供了[2c](+)的相应的GaCl4(-),OTf(-)和TeCl5(-)盐,所有这些盐均已通过X射线晶体学表征。硫和硒阳离子[2a](+)和[2b](+)的没食子酸盐以离子对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形式结晶,而[2c](+)的盐则采用固态结构,显示出强烈的缔合作用。通过短的分子间Te-N'键形成阳离子。然而,在GaCl3存在下,二氯乙烷中[2c](+)盐的结晶会导致二聚体裂解,并在氮原子上形成路易斯酸加合物。苯并阳离子[2a,b](+)的还原得到相应的自由基2a,b,这两个自由基均已通过电子顺磁共振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