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amino-5,6-di-N-(N'-butyliminomethylidene)-6-deoxy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 | 1222993-3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amino-5,6-di-N-(N'-butyliminomethylidene)-6-deoxy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5R,6R,7S,8R,8aR)-3-(butylamino)-1,5,6,7,8,8a-hexahydroimidazo[1,5-a]pyridine-5,6,7,8-tetrol;hydrochloride
6-amino-5,6-di-N-(N'-butyliminomethylidene)-6-deoxy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1222993-30-7
化学式
C11H21N3O4*ClH
mdl
——
分子量
295.766
InChiKey
WXDQZMSZXSIKCA-SEAWRNJ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5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1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6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R,6R,7S,8R,8aR)-3-(butylamino)-1,5,6,7,8,8a-hexahydroimidazo[1,5-a]pyridine-5,6,7,8-tetrol盐酸 作用下, 以103 mg的产率得到6-amino-5,6-di-N-(N'-butyliminomethylidene)-6-deoxynojirimycin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半乳糖)纳吉霉素类似物作为糖苷酶抑制剂:结构修饰对其药理伴侣分子对β-葡萄糖脑苷脂酶的影响†
    摘要:
    报道了一种以分子多样性为导向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与诺奇霉素和半乳糖苷嘧啶有关的双环sp 2-亚氨基糖糖模拟物。合成策略利用五元环异(硫)脲和胍中的内环假酰胺型原子对单糖的掩蔽羰基进行分子内亲核加成的能力。产生的血红素立体中心的立体化学受端基异构体作用支配,其中轴向(伪-α)方向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等同位置到C-4在单糖(在立体化学不同的化合物的文库d -葡糖和d -半乳),杂环核(循环 异脲, 异硫脲 或者 胍)和环外氮取代基(非极性,极性,直链或支链)的性质已制备,并评估了对商品糖苷酶的糖苷酶抑制活性。带有亲脂性取代基的化合物可作为强效且选择性极强的β-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们进一步证明是用于高雪氏病的酶替代疗法(ERT)的重组人β-葡萄糖脑苷脂酶(伊米苷酶)的良好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N-壬基-1-脱氧野n霉素(NNDNJ)比较,通过测量其抑制酶热诱导变性的能力,评估了这些化合物作为药理伴侣分子的潜力。结果表明,两亲性sp
    DOI:
    10.1039/c1ob05234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辛基羟乙基咪唑啉 辛基羟乙基咪唑啉 苯丙酸,3,4-二羟基-a-羰基- 肉豆蔻基羟乙基咪唑啉 硬脂酸,氨基乙基乙醇胺酰胺-咪唑啉,羧甲基化钠盐 甲基-(1-甲基-吡咯烷-2-亚基)-胺 甲基(5-甲基-1,2-恶唑-3-基)氨基甲酸酯 油基胺乙基咪唑啉 油基羟乙基咪唑啉 氯代醋酸钠与4,5-二氢-十一烷基-1H-咪唑-1-乙醇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 氯二甲基(1-甲基-1-丙烯基)硅烷 氯-乙酸反应产物与2-庚基-4,5-二氢-1H-咪唑-1-乙醇和氢氧化钠 月桂基羟乙基咪唑啉 恶唑-4-基氨基甲酸叔丁酯 异硬脂基羟乙基咪唑啉 异噁隆 异丙基亚氨基吡咯烷 噻唑-2,4-二胺 噁唑-4-胺 叔-丁基2-氨基-6,7-二氢吡唑并[1,5-A]吡嗪-5(4H)-甲酸基酯 十七碳-2-烯基-4,5-二氢-1H-咪唑-1-乙醇盐酸盐 偶氮引发剂VA-064 依凡达明 二氨基吡唑 乙基3-(乙基氨基)-5-甲基-1,2-恶唑-4-羧酸酯 alpha-(氯甲基)-2-异丙基-5-硝基-2H-咪唑-2-乙醇 alpha,4,4-三甲基-2-十一烷基-2-咪唑啉-1-乙醇 Z-2-(8-十七烯基)-4,5-二氢-1H-咪唑-1-乙醇 N-甲基异噻唑-3-胺盐酸 N-甲基-N-(5-甲基-3-异恶唑基)-乙酰胺 N-甲基-3-氨基吡唑 N-甲基-2-吡咯烷酮肟 N-甲基-1,2-噻唑-3-胺1,1-二氧化物 N-环己基-1,2-噻唑-3-胺1,1-二氧化物 N-叔-丁基-5-甲基-2H-吡唑-3-胺 N-乙基-N-(5-甲基-3-异恶唑基)-乙酰胺 N-乙基-1,2-噻唑-3-胺1,1-二氧化物 N-乙基-1,2,5-恶二唑-3,4-二胺 N-{(E)-[(4-氨基-1,2,5-恶二唑-3-基)氨基]亚甲基}乙酰胺 N-[2-[2-[(E)-十七碳-8-烯基]-4,5-二氢咪唑-1-基]乙基]乙烷-1,2-二胺 N-[2-[2-(13-二十一碳烯-1-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基]乙二胺 N-[2-(4,5-二氢-2-十九烷基-1H-咪唑-1-基)乙基]乙二胺 N-[2-(4,5-二氢-2-十一烷基-1H-咪唑-1-基)乙基]乙二胺 N-[(2Z)-哌嗪-2-亚基]-2,2,2-三氟乙酰肼 N-[(2-甲基苯基)氨基甲硫杂酰]-2-(4-羰基-2-苯基喹唑啉-3(4H)-基)-3-苯基丙酰胺 N-BOC-4-氨基噻唑 N-3-异恶唑氨基甲酸叔丁酯 N-(噻二唑-4-基)氨基甲酸乙酯 N-(5-叔丁基-1H-吡唑-3-基)氨基甲酸甲酯 N-(4,5-二甲基-3-异噁唑)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