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NH3)2]OH | 131173-4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NH3)2]OH
英文别名
——
[Cu(NH3)2]OH化学式
CAS
131173-42-7;1370509-10-6
化学式
CuH6N2*HO
mdl
——
分子量
114.614
InChiKey
NUUZWRUTDUUMPG-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NH3)2]OH 、 [CB11H11-12-C≡CH]Cu(NH3)2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4%的产率得到{(CB11H11-12-C≡C)2Cu4(NH3)3}n
    参考文献:
    名称:
    12-乙炔基单氨基甲酸酯-杂十二烷酸酯作为铜(I)炔烃和杂双金属铜(I)/ M(II)(M = Pd,Pt)炔化物配合物的通用配体
    摘要:
    阴离子单碳硼烷炔烃[12-(HC C)-CB 11 H 11 ] -被用作对Cu(I)的配体,形成末端炔烃配合物。光谱方法和X射线晶体学可以对具有氮配体的配合物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这是第一个以碳硼烷-C CH→金属π配位为特征的例子。将膦添加到化合物2中得到均质的Cu(I)络合物[Cu(PR 3)n ] +(4),在这种情况下,碳硼烷成为非配位阴离子。聚合乙炔5以几乎定量的产率从2得到苯并二氢,证明是合适的异双金属Cu(I)/ M(II)(M = Pd,Pt)炔化物配合物的前驱体,端部和末端与金属中心配位。
    DOI:
    10.1039/c9dt03272j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绿色和可回收的无配体无铜(I)催化体系,用于氨水溶液中的卤代硝基苯胺的胺化
    摘要:
    卤代硝基苯的胺化是生产相应硝基苯胺的重要反应。的直接胺化p -chloronitrobenzene(p -CNB)至p硝基苯胺(p -NAN)用含水NH 3溶液在不存在配体,无机碱和有机溶剂的研究了在各种过渡金属的盐。已经发现,就p -CNB转化,p -NAN选择性(≈100%)以及反应后分离和再循环而言,CuI是最有效的催化剂。高p的97%-NAN收率在200℃下在6.5小时,用NH的摩尔比来获得3 / p -CNB和CuI /p -CNB分别为21和0.1。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其中NH 3不仅是底物,而且还是与CuI配位的配体,形成了水溶性Cu配合物,然后开始催化循环。研究了诸如NH 3浓度,CuI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反应变量对p -CNB转化率和p -NAN选择性的影响。在室温下,所需的p -NAN产物不溶于水,但Cu络合物催化剂是水溶性的,因此包含催化剂和NH 3的水相可以轻松
    DOI:
    10.1016/j.mcat.2019.11046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mediate-sized molecular sieving of styrene from larger and smaller analogues
    作者:Dong-Dong Zhou、Pin Chen、Chao Wang、Sha-Sha Wang、Yunfei Du、Hui Yan、Zi-Ming Ye、Chun-Ting He、Rui-Kang Huang、Zong-Wen Mo、Ning-Yu Huang、Jie-Peng Zhang
    DOI:10.1038/s41563-019-0427-z
    日期:2019.9
    simulations show adsorption of styrene but complete exclusion of the larger analogue ethylbenzene (because it exceeds the maximal aperture size) and smaller toluene/benzene molecules that have insufficient adsorption energy to open the cavity. Mixture ad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 a high styrene selectivity of 1,250 for an ethylbenzene/styrene mixture and 3,300 for an ethylbenzene/styrene/toluene/benzene mixture
    分子筛可以导致超高的选择性和低的再生能量,因为它通过大小限制机制完全排除了所有较大的分子。但是,它允许吸附所有小于孔径的分子,因此可以阻止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在这里,我们报告了在属有机骨架(MAF-41)中设计的中等大小的分子筛(iSMS)效果,该骨架的柔韧性受到限制,并且还表现出超疏性和超高的热/化学稳定性。单组分等温线和计算模拟显示了苯乙烯的吸附,但是完全排除了较大的类似乙苯(因为它超过了最大孔径)和较小的甲苯/苯分子,而这些甲苯/苯分子的吸附能量不足以打开空腔。混合物吸附实验表明,乙苯/苯乙烯混合物的苯乙烯选择性高,为1,250,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混合物的苯乙烯选择性高,为3,300(数量级比以前的报告高)。这样在一个吸附-解吸循环中就可以生产出纯度为99.9%+的苯乙烯。控制/限制灵活性是iSMS的关键,并且可以成为发现其他特殊属性的有前途的策略。
  • A flexible porous Cu(ii) bis-imidazolate framework with ultrahigh concentration of active sites for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CO2 capture
    作者:Dong-Dong Zhou、Chun-Ting He、Pei-Qin Liao、Wei Xue、Wei-Xiong Zhang、Hao-Long Zhou、Jie-Peng Zhang、Xiao-Ming Chen
    DOI:10.1039/c3cc46597g
    日期:——
    By virtue of planar Cu2(μ-OH)22+ cluster units, a flexible porous metal azolate framework not only adsorbs large amounts of CO2 (19.6 wt% or 266 g L−1 at 298 K and 1 atm) with a high zero-coverage adsorption enthalpy (−47 kJ mol−1), but also desorbs quickly at very low temperatures.
    凭借平面 Cu2(μ-OH)22+ 簇单元,柔性多孔叠氮属框架不仅能以较高的零覆盖吸附焓(-47 kJ moL-1)吸附大量二氧化碳(在 298 K 和 1 atm 条件下为 19.6 wt% 或 266 g L-1),还能在极低温度下快速解吸。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