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 104132-7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04132-75-4
化学式
C5H8N2S
mdl
——
分子量
128.198
InChiKey
CWLAVAKSOHXHD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52.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SDS

SDS:e8223c29b6ee810754d6f1c425dbea25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ilver perchlorate 、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9.7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2D 和 3D 银基配位聚合物与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和 piperazine-1,4-dicarbonitrile: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光催化和热行为
    摘要:
    四种银基配位聚合物,{[Ag(L1) 2 ]NO 3 } ∞ ( 1 ), {[Ag(L1) 2 ]ClO 4 } ∞ ( 2 ), {[Ag(L2) 2 ]NO 3 · H 2 O} ∞ ( 3 ) 和 {[Ag(L2) 2 ]ClO 4 } ∞ ( 4 ) 是使用 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L1) 和哌嗪-1,4-dicarbonitrile (L2) 配体合成的。化合物1和2是二维的,而化合物3和4是三维的。L1 和 L2 是所有化合物中的 1,4-双单齿配体,而 Ag( I ) 离子在略微扭曲的四面体几何结构中是四配位的。标准表示中的拓扑分析表明,1和2中的底层网络具有sql拓扑,而3和4 则表现出dia拓扑。热分析表明3在室温下失去结晶水,而其他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所有化合物对媒染蓝 9 染料的光催化降解均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反应速率范围为
    DOI:
    10.1039/d1ce00394a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 tert-pentoxide 作用下, 以 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104 mg的产率得到thiomorpholine-4-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三氯乙腈对仲胺进行N氰化
    摘要:
    使用三氯乙腈作为廉价的氰源,已经开发出了一锅法的仲胺N-氰化反应。通过成功用于生物活性咯利普兰衍生的氨酰胺的最终合成步骤中的方法,可以轻松地以良好的分离收率将各种各样的环状和无环仲胺转化为相应的氰胺。与使用剧毒溴化氰相比,该方法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
    DOI:
    10.1021/acs.orglett.6b027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苯并噁嗪酮衍生物及其作为抗菌剂的应用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0421170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本发明公开了式(I)苯并噁嗪酮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及其作为抗菌剂在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TB)中的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式(I)的化合物,其药学可接受的盐以及包含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其中R1‑R4及X如说明书所述。本发明旨在制备具有抗分枝杆菌活性的新化合物,其作为潜在的新药物,可用于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TB)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性治疗,同时可用于克服与耐药性有关的问题,以及在保持抗结核杆菌活性的基础上,改善药物代谢性质。
  • Synthesis of Cyanamides from Cyanogen Bromide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rough N-Cyanation of Allylic Tertiary Amines
    作者:Chenghui Sun、Honggang Liang、Lingxiang Bao、Yao Du、Yiying Zhang、Siping Pang
    DOI:10.1055/s-0036-1588533
    日期:2017.12
    Cyanamides were selectively formed through a one-step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allylic tertiary amines with cyanogen bromide. Because of th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good yields of the reaction, as well as the commercial availability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this new method represents a valuable tool for the synthesis of cyan­amides through an N-deallylation reaction and an N-cyanation
    通过烯丙基叔胺与溴化氰的一步亲核取代反应选择性地形成氰胺。由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收率良好,以及起始原料的商业可用性,这种新方法代表了通过 N-脱烯丙基化反应和 N-化反应合成氰胺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锅。
  • A practical method for N-cyan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and sulfonamides
    作者:Zhaojun Hang、Xiaowei Tong、Zuowa Li、Zhao-yan Wang、Weihua Xue
    DOI:10.1016/j.tetlet.2021.153564
    日期:2022.1
    Cyanamides are an important class of molecules. This work describes a facile synthesis of disubstituted cyanamides. Here, readily accessible 1-cyano-1, 2-benziodoxol-3-(1H)-one (CBX) was applied as a stable electrophilic cyanation reagent. Diverse secondary amines were effectively cyanated. Moreover, secondary sulfonamides proved to be suitable substrates and were readily converted to N-alkyl(aryl
    氰胺是一类重要的分子。这项工作描述了双取代氰胺的简便合成。在这里,容易获得的 1-cyano-1, 2-benziodoxol-3-(1H)-one (CBX) 被用作稳定的亲电化试剂。多种仲胺被有效地化。此外,仲磺酰胺被证明是合适的底物,并且很容易转化为N-烷基(芳基)-N-芳基磺酰基-氰胺,作为有机转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Electrochemical strategies for <i>N</i>-cyan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and α <i>C</i>-cyan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under transition metal-free conditions
    作者:Zhengjiang Fu、Yaping Fu、Jian Yin、Guangguo Hao、Xuezheng Yi、Tingting Zhong、Shengmei Guo、Hu Cai
    DOI:10.1039/d1gc02529e
    日期:——
    Transition metal-free electrochemical approaches for the N-cyan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and the α C-cyanation of tertiary amines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 with products being obtained in moderate to good yields and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The synthetic application of the protocols has been highlighted through scale-up experiments in a galvanostatic mode. Preliminary
    仲胺的N-化和叔胺的 α C-化的无过渡属电化学方法已经得到很好的确立,在环境条件下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获得产品,并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通过恒电流模式下的放大实验,强调了这些协议的综合应用。初步的机理研究证实了 TBAB 在N-化转化中起关键作用,并表明转化可能通过自由基过程进行。
  • A copper-mediated oxidative N-cyanation reaction
    作者:Fan Teng、Jin-Tao Yu、Yan Jiang、Haitao Yang、Jiang Cheng
    DOI:10.1039/c4cc03439b
    日期:——
    Copper-promoted N-cyanation of aliphatic sec-amine by CuCN is achieved via oxidative coupling. This procedure employs O2 as a clean oxidant. Notably, sulfoximines and 1,1,3,3-tetramethylguanidine also worked well in this procedure. Thus, it represents a key progress in the C–N bond formation reaction as well as in the cyanation reaction.
    促进的脂肪族二级胺的N-化反应通过氧化偶联实现。该过程使用O2作为清洁的氧化剂。值得注意的是,亚磺酰亚胺和1,1,3,3-四甲基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也很好。因此,这标志着C–N键形成反应和化反应的一个重要进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5S,6S)-安非他酮杂质 (3S,5R,6R)-安非他酮杂质 苯西酮 苯甲酸,4-(4-硫代吗啉基)- 硫代吗啉酮 硫代吗啉盐酸盐 硫代吗啉-4-醇1,1-二氧化物 硫代吗啉-4-甲酰氯-1,1-二氧化物 硫代吗啉-3-基甲醇 硫代吗啉-2-甲酸乙酯 硫代吗啉-1-鎓-1-醇 硫代吗啉-1,1-二氧化物 硫代吗啉,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基甲基)-1,3-二噁戊环-4-基]甲氧基]苯基]-,1-氧化,顺-(9CI) 硫代吗啉,3-乙基-2-甲基- 硫代吗啉 1,1-二氧化物盐酸盐 硫代吗啉 甲基2-乙氧基-6H-1,3-噻嗪-5-羧酸酯 甲基2-(甲基氨基)-4-氧代-5,6-二氢-4H-1,3-噻嗪-6-羧酸酯 甲基(2Z)-3-苄基-2-(苄基亚氨基)-4-氧代-1,3-噻嗪烷-6-羧酸酯 甲基(2Z)-3-异丙基-2-(异丙基亚胺)-4-氧代-1,3-噻嗪烷-6-羧酸酯 巯基吗啉-4-甲酸叔丁酯 四氢-3-甲基-2-苯基-4H-1,3-噻嗪-4-酮1,1-二氧化物 四氢-1,4-噻嗪-3,5-二酮 噻唑并[2,3-c][1,4]噻嗪-3(2H)-硫酮,8a-乙基四氢-8-甲基- 反式环戊烯三硫代碳酸酯 二苯甲基{5-[(4,6-二脱氧六吡喃糖基)氧代]-2,4,6-三羟基环己烷-1,3-二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 n-boc-2-硫代吗啉羧酸乙酯 [(2Z)-3-氰基-1,3-噻唑烷-2-亚基]氰胺 N-甲基四氢-1,2-噻嗪S,S-二氧化物 N-甲基-4-硫代吗啉甲酰胺 N-环己基-5,6-二氢-4H-1,3-噻嗪-2-胺 N-亚硝基硫代吗啉 N-丁基-5,6-二氢-4H-1,3-噻嗪-2-胺 N-Boc-1,4-噻嗪S,S-二氧化物 N-(3-氨基丙基)-硫代吗啉 N-(2-羟基丙基)硫代吗啉 N-(2-羟乙基)吗啉 AMT盐酸盐 6-苄基-2-甲基噻嗪1,1-二氧化物 6-羟基-5,6-二甲基-1,3-噻吖己环-2-硫酮 6-甲基-4-苯基硫代吗啉-3-酮 6-甲基-2-苯基-5,6-二氢-4H-1,3-噻嗪 6-甲基-1,3-噻嗪-2-硫酮 6-异丙基-3-硫代吗啉酮1-氧化物 6-异丙基-3-硫代吗啉酮 6-丙基-硫代吗啉-3-酮 6-(丁氧基甲基)-4-苯基硫代吗啉-3-酮 6,6-二甲基-1,4-噻嗪-2,5-二甲酸 5H-[1,3]噻唑并[5,4-h][1,4]苯并噻嗪 5-甲基-6-(吡啶-3-基)硫代吗啉-3-酮盐酸(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