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hallium(I) azide | 13847-66-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hallium(I) azide
英文别名
thallium azide;Thallium-azid;thallium(1+);azide
thallium(I) azide化学式
CAS
13847-66-0
化学式
N3*Tl
mdl
——
分子量
246.403
InChiKey
GMUSFHMEMWCQI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30 (vacuum) [CRC10]
  • 溶解度:
    溶于H2O
  • 稳定性/保质期:
    尽管TlN₃含有更多的氮,但它比一般的氮化物更不易发生爆炸分解。当叠氮基与金属的化学键转变为共价键占优势时,叠氮化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令人感兴趣的是:NaN₃、RbN₃和TlN₃属于同晶型。然而,在TlN₃中反常短的Tl—N距离以及随方向而变化的折射率都表明它与纯粹的离子化合物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 在291℃或29℃、6.65kbar的压力下,固态TlN₃会发生形态转变,转变为无扭变的CsCl结构;当温度接近熔点(335℃)时,固态TlN₃会逐渐分解,在液态时则迅速分解并发生爆炸。固体分解首先从表面开始,沿晶体取向进行。这可能与晶格的层状结构有关。 在低于熔点温度的真空环境中,TlN₃会发生升华;370℃时开始分解,并在430℃时爆炸。此外,TlN₃与卤素反应生成TlN₃X₂(X=Cl、Br或I)。 TlN₃的生成热ΔH为+233.5 kJ/mol,晶胞常数a₀=0.623 nm,c₀=0.737 nm,晶格能为684.1 kJ/mol。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9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产方法:

将叠氮离子(例如NaN₃)加入到铊(Ⅰ)盐(例如TlOAc)的乙醇溶液中,即可沉淀出粉状的叠氮化亚铊。在水中进行重结晶可以得到黄色的大颗粒晶体,随后用乙醇洗涤,并在50℃下干燥。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hallium(I) azide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以100%的产率得到thallium
    参考文献:
    名称:
    Groth, P., Chemische Krystallographie, W. Engelmann, Leipzig 1906, Bd.1, S. 205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thallium(I) fluoride 、 叠氮化钠 为溶剂, 生成 thallium(I) az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叠氮化物和氰胺 – ähnlich und doch anders/叠氮化物和氰胺 – 相似但不同
    摘要:
    摘要 LiN3*H2O 的晶体结构 (P63/mcm (No. 193), Z = 6; 924.01(13); 560.06(7) pm); NH4N3 (Pmna (No. 53), Z =4; a=889.78(18), b=380,67(8), c=867.35(17) pm); Ca(N3)2 (Fddd (No. 70), Z = 8; a=595.4(2), b=1103.6(5), c=1133.1(6) pm), Sr(N3)2 (Fddd (No. 70), Z = 8; a = 612.02(9), b = 1154.60(18), c = 1182.62(15) pm); Ba(N3)2 (P21/m (No. 11), Z = 2; a = 544.8(1), b = 439.9(1), c = 961.3(2) pm, β = 99.64(3)°)和TlN3 (I4/mcm
    DOI:
    10.1515/znb-2003-1111
  • 作为试剂:
    描述:
    3-甲基-1-环己烯氢氧化钾thallium(I) azid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溶剂黄146 为溶剂, 生成 (1RS,2RS)-2-azido-2-methyl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叠氮化th(I)和碘与烯烃的反应
    摘要:
    已经研究了a (I)叠氮化物和碘对某些烯烃的作用。该试剂与叠氮化钠和氯化碘给出的产品比例不同,它与后一种试剂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法形成叠氮化碘。当将al(I)叠氮化物碘加到乙腈中的环己烯中时,会发生溶剂掺入。除了来自α-和β-碘鎓离子的diaxial开口,产品所产生的产品顺-addition已经从两个铊(该反应得到的余上Δ)叠氮化物的碘和叠氮化钠-氯化碘2 -steroids。讨论了这些产物的形成方式。
    DOI:
    10.1039/p197600008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a: SVol.3, 1.2.5, page 912 - 916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 MVol.2, 1.3, page 294 - 301
    作者:
    DOI:——
    日期:——
  • Curtius, Th.; Rissom, J.,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898, vol. 58, p. 283 - 283
    作者:Curtius, Th.、Rissom, J.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Tl: MVol.2, 21, page 233 - 235
    作者:
    DOI:——
    日期:——
  • SOME NEW COMPOUNDS OF THALLIUM.
    作者:L. M. Dennis、Martha. Doan、A. C. Gill
    DOI:10.1021/ja02097a006
    日期:1896.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