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3-di-O-benzyl-4,6-di-O-(4-pentenoyl)-β-D-galactopyranoside | 1021441-3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3-di-O-benzyl-4,6-di-O-(4-pentenoyl)-β-D-galact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R,3S,4S,5R,6R)-6-methoxy-3-pent-4-enoyloxy-4,5-bis(phenylmethoxy)oxan-2-yl]methyl pent-4-enoate
methyl 2,3-di-O-benzyl-4,6-di-O-(4-pentenoyl)-β-D-galact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021441-30-4
化学式
C31H38O8
mdl
——
分子量
538.638
InChiKey
FBURSLBWBNGAHG-PLZPULBC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7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18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8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3-di-O-benzyl-4,6-di-O-(4-pentenoyl)-β-D-galactopyranoside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methyl 2,3-di-O-benzyl-4,6-O-(E-oct-4-enedioyl)-β-D-galact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熔融[13]-宏观二内酯类化合物在环氧化中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发现碳水化合物融合的[13]-宏观-二内酯的DMDO环氧化具有很高的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的面部选择性取决于融合碳水化合物的身份。葡萄糖构型的大双内酯产生R,R的环氧化物,而半乳糖构型的产生S,S的环氧化物。环氧化物的立体化学是通过E -oct-4-烯二酸二甲酯的Shi环氧化反应,以及衍生自葡萄糖的环氧化物的酯交换反应,独立地合成了4 R,5R-环氧辛酸二甲酯的二甲基酯。-[13]-宏二内酯。我们展示了由远程而不是相邻的立体中心驱动的烯烃反应性的非对映选择性。
    DOI:
    10.1021/jo800027y
  • 作为产物:
    描述:
    (2R,3S,4S,5R)-2-(hydroxymethyl)-6-methoxy-4,5-bis(phenylmethoxy)oxan-3-ol4-戊烯酰氯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 作用下, 反应 26.0h, 以0.0685 g的产率得到methyl 2,3-di-O-benzyl-4,6-di-O-(4-pentenoyl)-β-D-galact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熔融[13]-宏观二内酯类化合物在环氧化中的非对映选择性
    摘要:
    发现碳水化合物融合的[13]-宏观-二内酯的DMDO环氧化具有很高的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的面部选择性取决于融合碳水化合物的身份。葡萄糖构型的大双内酯产生R,R的环氧化物,而半乳糖构型的产生S,S的环氧化物。环氧化物的立体化学是通过E -oct-4-烯二酸二甲酯的Shi环氧化反应,以及衍生自葡萄糖的环氧化物的酯交换反应,独立地合成了4 R,5R-环氧辛酸二甲酯的二甲基酯。-[13]-宏二内酯。我们展示了由远程而不是相邻的立体中心驱动的烯烃反应性的非对映选择性。
    DOI:
    10.1021/jo800027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stereoselectivity in Ep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 Fused [13]-Macro-dilactones
    作者:W. Sean Fyvie、Mark W. Peczuh
    DOI:10.1021/jo800027y
    日期:2008.5.1
    DMDO ep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 fused [13]-macro-dilactones was found to be highly diastereoselective. Facial selectivity of the epoxidation depend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fused carbohydrate. Gluco-configured macro-dilactones gave the R,R epoxide, whereas the galacto- configuration gave the S,S epoxide. The epoxide stereochemisty was confirmed by independent syntheses of dimethyl 4R,5R-epoxyoctanedioate
    发现碳水化合物融合的[13]-宏观-二内酯的DMDO环氧化具有很高的非对映选择性。环氧化的面部选择性取决于融合碳水化合物的身份。葡萄糖构型的大双内酯产生R,R的环氧化物,而半乳糖构型的产生S,S的环氧化物。环氧化物的立体化学是通过E -oct-4-烯二酸二甲酯的Shi环氧化反应,以及衍生自葡萄糖的环氧化物的酯交换反应,独立地合成了4 R,5R-环氧辛酸二甲酯的二甲基酯。-[13]-宏二内酯。我们展示了由远程而不是相邻的立体中心驱动的烯烃反应性的非对映选择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霉酚酸苯酚beta-D-葡糖苷 阜孢霉素B 阜孢杀菌素 蔗糖棕榈酸酯 蔗糖四异硬脂酸酯 蔗糖七月桂酸酯 药喇叭(IPOMOEAPURGA)树脂 硫脂I 石斛碱;青藤碱 环戊羧酸,1-氨基-2-甲基-,(1R,2S)-rel- 海藻糖 6,6'-二山嵛酸酯 木松香II 木松香I 单岩藻糖基乳糖-N-四糖 二唾液酸乳-N-四糖 乳糖醛酸 乙醋化己二酸双淀粉 中文名称暂缺 β-D-呋喃果糖基-α-D-吡喃葡萄苷二硬脂酸酯 Β-D-呋喃果糖基-Α-D-吡喃葡糖苷十二酸双酯 alpha-D-吡喃葡萄糖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6-(3-羟基-2-十四烷基十八烷酸酯) [(3aR,5R,5aR,8aS,8bR)-2,2,7,7-四甲基四氢-3aH-二[1,3]二噁唑并[4,5-b:4',5'-d]吡喃-5-基]甲基丁酸酯(non-preferredname) [(2R,3S,4S,5R,6R)-6-[(2R,3R,4S,5S,6R)-6-(十六烷酰氧基甲基)-3,4,5-三羟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3,4,5-三羟基四氢吡喃-2-基]甲基十六烷酸酯 [(2R,3S,4S,5R)-3,4-二羟基-2,5-二(羟基甲基)四氢呋喃-2-基][(2R,3S,4S,5R,6S)-3,4,5,6-四羟基四氢吡喃-2-基]甲基2-甲基-4-(2-甲基癸-1-烯-4-基)己二酸酯 [(2R,3R,4S,5R,6R)-6-[[(1R,2R,3R,4R,6R)-2,3-二羟基-5,8-二氧杂双环[4.2.0]辛烷-4-基]氧基]-3,4,5-三羟基四氢吡喃-2-基]甲基3-羟基-2-十四烷基十八烷酸酯 N-乙酰基-硫代胞壁酰-丙氨酰-异谷氨酰胺 N-(O-alpha-D-甘露糖基-(1-3)-O-(O-alpha-D-甘露糖基-(1->3)-O-(alpha-D-甘露糖基-(1-6))-alpha-D-甘露糖基-(1-6))-O-beta-D-甘露糖基-(1->4)-O-2-(乙酰氨基)-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基-(1->4)-2-(乙酰氨基)-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基)-L-天冬氨酰胺 L-缬氨酰-L-丙氨酰-L-缬氨酰甘氨酰-L-α-谷氨酰-L-α-谷氨酰-L-脯氨酰甘氨酰-L-脯氨酰-N~5~-(二氨基甲亚基)-L-鸟氨酸酰胺 D-甘露糖基-(1-6)-D-甘露糖基-(1-4)-2-乙酰氨基-2-脱氧-D-吡喃葡萄糖基-(1-4)-2-乙酰氨基-1-N-(4'-L-天冬氨酰)-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基胺 D-(+)-海藻糖6-单油酸酯 9,10-二氯-2,6-二甲基蒽 8-甲氧基羰基辛基2-O-(aL-呋喃基呋喃糖基)-3-O-(aD-吡喃半乳糖基)-bD-吡喃半乳糖苷 6-山慈菇甙A 6-O-alpha-D-吡喃半乳糖基-D-葡萄糖酸 6,6'-二((2R,3R)-3-羟基-2-十四烷基十八烷酸酯)-海藻糖 4H-吡咯并[3,2,1-脱]蝶啶,5,6-二氢-4,5-二甲基-(9CI) 4-嘧啶甲腈,2-苯基- 4-[[(2R)-2-羟基-3,3-二甲基-4-[(2R,3R,4S,5S,6R)-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丁酰基]氨基]丁酸 4-[6-(1,2-二羟基乙基)-3,4,5-三羟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2,3,5-三羟基-7,8-二氧代-辛酸 3-O-棕榈酰-beta-D-呋喃果糖基2,3-二-O-棕榈酰-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3-(6H-苯并[b][1,5]苯并噁噻庚英-6-基)丙基-二甲基-铵2-羟基-2-羰基-乙酸酯 2-脱氧-3-O-[(3R)-3-羟基十四烷酰基]-2-{[(3R)-3-羟基十四烷酰基]氨基}-1-O-膦酰-alpha-D-吡喃葡萄糖 2-氨基-6-[[3,5,6-三羟基-2-氧代-4-[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己基]氨基]己酸 2-氨基-4-氧代-4-[[3,4,5-三羟基-6-[[3,4,5-三羟基-6-[[3,4,5-三羟基-6-(羟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氧基甲基]四氢吡喃-2-基]氨基]丁酸 2-N-(羧基丙基氨基)-2-脱氧葡萄吡喃糖 2,6-二甲基-6-(3-O-(beta-吡喃葡萄糖基)-4-O-(2-甲基丁酰基)alpha-阿拉伯吡喃糖基氧基)-2,7-辛二烯酸 1-二甲胺基萘-5-磺酰-甘氨酰-赖氨酰-酪氨酰-丙氨酰-脯氨酰-色氨酰-缬氨酸 1-O,2-O,3-O-三(3-硝基丙酰基)-alpha-D-吡喃葡萄糖 1,1-O-(4,6-二羟基-1,2-亚苯亚甲基)-4-O-[6-O-(1-氧代-2,4-癸二烯基)-beta-D-吡喃半乳糖基]-alpha-D-吡喃葡萄糖3-(7-羟基-8,14-二甲基十六碳-2,4,8,10-四烯酸酯) (Z,Z)-甲基-D-吡喃葡糖苷-2,6-二油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