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bis(methoxycarbonyl)-6-oxoheptanoic acid | 1262290-35-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bis(methoxycarbonyl)-6-oxohep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
4,4-bis(methoxycarbonyl)-6-oxoheptanoic acid化学式
CAS
1262290-35-6
化学式
C11H16O7
mdl
——
分子量
260.244
InChiKey
GLHQVFCYSHEZO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bis(methoxycarbonyl)-6-oxoheptanoic acid(S)-2-苯基-3,4-二氢-2H-苯并[4,5]噻唑并[3,2-A]嘧啶N,N-二异丙基乙胺对甲苯磺酰氯lith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1%的产率得到dimethyl 5-methyl-7-oxo-6-oxabicyclo[3.2.0]heptane-3,3-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酮酸对映选择性,有机催化的分子内羟醛缩醛化反应,导致双环和三环β-内酯的形成和拓扑构型转变
    摘要:
    迅速出现的复杂性表征了具有酮酸底物和随后的拓扑改变反应的不对称,亲核催化的醛醇内酯化(NCAL)过程。证明了手性环状异硫脲催化剂作为亲核助催化剂(刘易斯碱)可通过可扩展的NCAL工艺进行脱对称反应的用途(参见图片; HBTM =同苯并四甲醚)。
    DOI:
    10.1002/anie.201004671
  • 作为产物:
    描述:
    1-benzyl 3,3-dimethyl 5-oxohexane-1,3,3-tricarboxylate 在 5%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0h, 以73%的产率得到4,4-bis(methoxycarbonyl)-6-oxohept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用酮酸对映选择性,有机催化的分子内羟醛缩醛化反应,导致双环和三环β-内酯的形成和拓扑构型转变
    摘要:
    迅速出现的复杂性表征了具有酮酸底物和随后的拓扑改变反应的不对称,亲核催化的醛醇内酯化(NCAL)过程。证明了手性环状异硫脲催化剂作为亲核助催化剂(刘易斯碱)可通过可扩展的NCAL工艺进行脱对称反应的用途(参见图片; HBTM =同苯并四甲醚)。
    DOI:
    10.1002/anie.2010046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Diastereoselective, Nucleophile-Promoted Aldol-Lactonization of Ketoacids Leading to Bicyclic-β-Lactones
    作者:Gang Liu、Morgan E. Shirley、Daniel Romo
    DOI:10.1021/jo202252y
    日期:2012.3.2
    An improved, tandem acid activation/aldol-lactonization process is described. This more practical protocol shortens reaction ti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icyclic beta-lactones from ketoacids and implements the use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eagents p-toluenesulfonyl chloride (p-TsC1) as activator and 4-dimethylaminopyridine (4-DMAP) as nucleophllic promoter (Lewis base). Substrates with beta-substitu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carboxylic acid, consistently showed excellent levels of diastereoselectivity during the bis-cyclization event.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