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位点特异性氧化还原特性的双金属过渡金属配合物为理解电子极化、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以及定制可能影响反应活性和催化剂设计的电子和磁性特性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受乙酰辅酶A合酶 (ACS) 活性位点中不对称镍位点的启发,基于 Ni(N 2 S 2 ) 金属配体供体合成子的三种新型双金属 Ni(N 2 S 2 )–Ni(S 2 C 2 R 2 ) 配合物,Ni d ,模拟 ACS 氧化还原活性铁硫簇远端的镍位点,与二硫醇镍受体单元,指定为 Ni p ,靠近 4Fe4S 簇的镍,结合起来探索配体环境的影响各单元的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合成子的组合产生了三个S桥二镍络合物的基质,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适当的光谱学进行了表征。计算模型与镍供体和受体单元的电子特性相关。这项研究证明了在含有非无害配体的多金属系统中识别电化学氧化还原过程位点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