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ppp)Pd(Ph)Cl] | 160298-0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ppp)Pd(Ph)Cl]
英文别名
(dppp)Pd(Ph)Cl
[(dppp)Pd(Ph)Cl]化学式
CAS
160298-07-7
化学式
C33H31ClP2Pd
mdl
——
分子量
631.43
InChiKey
LECGNRYIVJVMLR-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C-P键形成:配体取代和还原消除的机理研究。Pd II配合物中乙酸基团的分子内催化作用
    摘要:
    深入研究了钯催化的C-P键形成交叉偶联的配体取代和还原消除。发现对于PhPd II(PPh 3)2 X(X = I,Br,Cl)配合物,通常称为配体取代的步骤始于H膦酸酯二酯的配位,然后使其去质子化以形成平衡五和四配位的膦酸钯膦酸酯中间体的混合物,从中发生还原性消除产物(苯基膦酸二乙酯)。对于乙酸盐对应物,PhPd II(PPh 3)2(OAc)中,将膦酸酯部分结合到配合物中之前,通过确定乙酸酯基团的分子内催化作用,以速率确定的方式除去支持的膦配体。与所研究的含Pd II配合物的卤化物相比,乙酸盐的两个反应步骤(即形成膦酸钯中间体和还原消除)均明显更快。对于二齿配体配合物[(dppp)Pd II(Ph)X]也发现了类似的观察结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到31岁时,可以观察到单一的膦酸钯中间体(dppp)Pd II(Ph)(PO(OEt)2)1 H NMR光谱。关于H-膦酸二乙酯与苯基卤化物的
    DOI:
    10.1021/om800641n
  • 作为产物:
    描述:
    1,3-双(二苯基膦)丙烷 在 CsF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生成 [(dppp)Pd(Ph)Cl]
    参考文献:
    名称:
    意外的 H2O 诱导的 Ar-X 活化与三氟甲基钯 (II) 芳基†
    摘要:
    已经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配合物 [(LL)Pd(Ar)(CF3)](LL = dppe、dppp、tmeda;Ar = Ph、p-Tol、C6D5),并在溶液和固态中进行了充分表征。已发现 [(dppe)Pd(Ph)(CF3)] (1) 的显着 Ph-X 活化 (X = I, Cl) 可清洁生产联苯和 [(dppe)Pd(Ph)(X) ]。该反应不会在严格无水的条件下发生,但在存在痕量水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表现出诱导期并且在 PhI 中为零级。机理研究表明,水的作用是促进少量 Pd(II) 络合物还原为 Pd(0),从而激活 Ph-X 键。随后进行金属转移以得到二苯基钯配合物,然后通过 Ph-Ph 还原消除产生观察到的产物。已证明水诱导还原为具有催化活性的 Pd(0) 是通过 Pd(II)/P(III) 到 Pd(0)/P(V) 氧化还原机制和 α-F 转移进行的,然后是简便的二氟卡宾水解为羰基、迁移插入和还原消除
    DOI:
    10.1021/ja060238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s of sulfur dioxide into organic sulfur compounds
    作者:G. Pelzer、J. Herwig、W. Keim、R. Goddard
    DOI:10.1007/bf02498159
    日期:1998.5
    sulfur-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re briefly reviewed. The authors' studies in this field of chemistry,viz., the hydrosulfination of alkenes, the synthesis of γ-oxo sulfonesvia hydrosulfin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aromatic sulfinic acids from diazonium salts, are summarized. Current results on the synthesis of the new sulfinato complex [Pd(SO2Ph)(Cl)dppp] and its hydrogenation
    简要回顾了文献中报道的 SO2 催化转化为含有机化合物的应用。总结了作者在该化学领域的研究,即烯烃的氢磺化、γ-氧代砜的氢磺化合成以及重氮盐合成芳族亚磺酸。介绍了新的亚磺酸根配合物 [Pd(SO2Ph)(Cl)dppp] 的合成及其氢化成 PhSO2H 的当前结果,并提出了催化合成亚磺酸的机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Pd(μ-Cl)(dppp)l22+(SO4)2-·4SO2盐)的结构。
查看更多